皮下脂肪增多 應該做什么檢查
一、病 史
1.詢問患者的飲食習慣及運動情況 粗略計算每日所進熱量,飲食過多而活動過少是單純性肥胖癥的主要外因。
2.詢問家族史 單純性肥胖癥患者常有父母肥胖,其弟兄輩及患者本人也自幼肥胖,家庭生活習慣多喜甜食、進食量及次數較多、喜吃零食等。。
3.了解個人出生史及身體發(fā)育狀況,第二性征發(fā)育情況及性功能狀態(tài) 單純性肥胖癥患者無第二性征發(fā)育障礙,性功能多正常,而繼發(fā) 性肥胖癥患者多有第二性征發(fā)育障礙及性功能低下。此外,應詢問既往健康狀況,有無腦膜炎、腦炎、顱腦創(chuàng)傷、腫瘤病史,因繼發(fā)性肥胖癥都有明確的病因,肥胖僅為其臨床表現(xiàn)之一,尤其注意詢問有無神經精神病史、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病史,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質醇增多癥、巨人癥及肢端肥大癥、多毛閉經溢乳、下丘腦綜合征等病史。
二、體格檢查
1.測量患者身高(m)、體重(kg)、體溫、血壓、腹圍及臀圍等 以了解患者有無肥胖及其程度,是否合并有體溫調節(jié)異常(下丘腦綜合征時體溫調節(jié)異常)和血壓升高。
肥胖癥的診斷主要根據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
?。?)體重指數(BMI) 是較常用的衡量指標。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WHO提出BMI≥25為超重,≥30為肥胖。亞太地區(qū)肥胖和超重的診斷標準專題研討會依據亞洲人往往在BMI相對較低時,就易出現(xiàn)腹型或內臟肥胖并顯示患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及蛋白尿的危險性明顯增加,故提出BMI≥23為超重,BMI≥25為肥胖。
亞洲肥胖分類及其對策(表1)。

?。?)理想體重 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或身高減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20%者為肥胖;超過理想體重的10%又不到20%者為超重。
(3)體脂的分布特征可用腰圍或腰臀圍比(WHR)來衡量。腰圍為通過腋中線肋緣與髂前上棘間的中點的徑線距離;臀圍為經臀部最隆起處部位測得的距離,腰臀比(WHR)為腰圍與臀圍的比值。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腰臀比WHR>0.9(男性)或>0.8(女性)可視為中心型肥胖。
?。?)皮下脂肪堆積程度 可由皮脂厚度來估計,25歲正常人肩胛皮脂厚度平均為12.4mm,大于14mm為脂肪堆積過多;肱三頭肌部位皮脂厚度:25歲男性平均為10.4mm,女性平均為17.5mm。
?。?)內臟脂肪 可用B型超聲、雙能X線骨密度儀、CT掃描或磁共振測定。在確定肥胖后,應鑒別屬單純性肥胖或繼發(fā)性肥胖。
2.觀察身體外形及脂肪分布情況 單純性肥胖癥患者,男性脂肪分布以頸項部、頭部。軀干部為主;女性以腹部、下腹部、胸部乳房及臀部為主。繼發(fā)性肥胖隨不同病因而異,如向心勝肥胖,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外貌、紫紋。痤瘡為皮質醇增多癥的特征;女性肥胖、多毛。閉經不孕可能為多囊卵巢所致。體態(tài)肥胖、面容虛腫、皮膚干而粗糙、反應遲鈍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特征。四肢末端肥大、面容丑陋為肢端肥大癥特征。
3.視力及視野檢查 下丘腦及垂體性肥胖尤其是該部位的腫瘤可致視力障礙,偏盲等。詳細的體格檢查是繼發(fā)性肥胖癥病因診斷的主要線索。
三、買驗室檢查
(一)下丘腦及垂體功能的實驗室檢測
1.激素測定 ACTH、FSH、LH、TSH、GH、PRL測定,借以了解下丘腦及垂體功能,對下丘腦及垂體性肥胖的診斷有助。
2.TRH、LH-RH興奮試驗
(1)TRH興奮試驗:于清晨靜脈注射TRH200~500 μg,在注射前及注射后 15、30、60、90 min分別采血測 TSH水平。正常人于注射后30 min血清 TSH出現(xiàn)峰值,可達 10~30 μg /L。甲狀腺功能亢進時 TSH無增高(無反應)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血清TSH基礎值增高,靜脈注射TRH后TSH值明顯增高(明顯興奮);繼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如病變在下丘腦,經TRH刺激后TSH明顯升高;如病變在腺腦垂體經TRH刺激后TS H無升高。垂體瘤、席漢綜合征、肢端肥大癥晚期等垂體病致TSH分泌不足,血清TSH水平低下,TRH刺激后反應差,提示垂體TSH儲備功能差。
(2)LH-RN(LRH)興奮試驗:鑒別性腺功能低下為原發(fā)性還是繼發(fā)性。上午8時靜脈注射LRH 100μg,于注射前及注射后 15、30、60 min采血測LH;然后隔日靜脈注射(或肌注)LRH100μg,共 3次后重復前述試驗。正常人女性于注射后15min出現(xiàn)LH峰值,增至基礎值的3倍以上,絕對值增加 7.5 nmol/L以上,男性較女性低一倍。原發(fā)性性功能低下者,LH基值增高,注射LRH后LH峰值超過基值4~5倍(反應明顯人病變在垂體者,LH基值低,注射LRH后反應差或無反應,病變在下丘腦者,LH基值低,注射LRH后呈正常或延遲反應(峰值出現(xiàn)于注射LRH后60或9min)
(二)周圍腺體激素測定
1.甲狀腺激素測定TT3、TT4、FT3、FT4測定以了解甲狀腺功能。
2.腎上腺皮質激素測定:血尿皮質醇、24h尿17-羥類固醇及 17-酮類固醇、24 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對皮質醇增多癥性肥胖的診斷有助。皮質醇增多癥早期與單純性肥胖經上述化驗鑒別仍困難者,應進行小劑量地塞米松(2mg/d)抑制試驗,前者不被抑制。
3.胰島功能檢測
(1)空腹及餐后2h血糖測定:必要做口服葡萄糖(75 g)耐量試驗(OGTT)對糖尿病(DM)及糖耐量異常(IGT)的診斷有助。
(2)胰島素及C肽測定:對胰腺性肥胖癥診斷有助。尤其胰島素釋放試驗可以反應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于OGTT)同時測定血漿胰島素濃度)。
4.血脂測定。
5.立臥位水試驗:顯示患者于立位時有水儲留現(xiàn)象?;颊哂谇宄靠崭古拍蚝?,于20min內飲水1000ml,然后每小時排尿一次,連續(xù)4h,記錄尿量。第一天取臥位(不用枕頭),第二天取立位如活動或工作人正常人立位條件下排水率為飲水量的81.8+ 3.7%,臥位時排尿量等于飲水量甚至超過飲水量;水儲留性肥胖癥時立位尿量低于臥位尿量 50%以上。
四、器械檢查
(一)有關肥胖癥診斷方法的檢查
1.根據身高、體重診斷:首先根據患者年齡查出標準體重(見人體標準體重表),或以下公式計算:標準體重(㎏)=「身高(cm)-100」x0.9,如患者實際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可診斷為肥胖癥。但必須除外由于肌肉發(fā)達或水分儲留的因素。
2.皮膚皺褶卡鉗測量皮下脂肪厚度:25歲正常肩腫下皮下脂肪厚度平均為12.4㎜,超過14 ㎜為肥胖;三角肌外皮脂厚度男性平均價.4mm,女性17.5㎜(正常人25歲值)
3.X線軟組織拍片計算皮膚脂肪厚度,超聲波反射照像法估計皮下脂肪厚度等方法(標準同卡鉗法)
4.根據體重質量指數計算體重(kg)/身2(㎡)>24則為肥胖癥。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準:男性>27,女性>25為肥胖癥。
(二)CT、MRI
對下丘腦、垂體腫瘤、空泡蝶鞍、腎上腺腫瘤、胰島素瘤診斷有助。
(三)B型超聲
對腎上腺皮質增生、腫瘤及胰島細胞瘤診斷有助。
(四)131I-19-碘化膽醇和計算機程序對腎上腺掃描
對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診斷有助。
皮下脂肪增多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皮下脂肪增多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痛性肥胖病
- 小兒肥胖性生殖無能綜合征
- 小兒肥胖癥
- 小兒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征
- 肥胖性生殖無能綜合征
- 病因痛性肥胖病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痛性肥胖病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痛性肥胖病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痛性肥胖病要怎么預防?
- 癥狀痛性肥胖病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痛性肥胖病如何鑒別?
- 治療痛性肥胖病怎么治療?
- 找藥品痛性肥胖病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自主神經功能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 病因小兒肥胖癥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小兒肥胖癥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小兒肥胖癥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小兒肥胖癥要怎么預防?
- 癥狀小兒肥胖癥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小兒肥胖癥如何鑒別?
- 治療小兒肥胖癥怎么治療?
- 找藥品小兒肥胖癥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血清膽固醇 、 BMI指數 、 內分泌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看病掛什么科]
[最常用的藥物]
皮下脂肪增多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h3>
患者關注排行榜
皮下脂肪增多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