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淋巴瘤
(一)發(fā)病原因
一些病人有睪丸外傷、睪丸炎或精索絲蟲病史。睪丸下降不全者極為罕見。然而,至今本病發(fā)生的確切病因仍不清楚。
(二)發(fā)病機制
睪丸淋巴瘤大小變化差異很大,常累及附睪及精索和精囊,但鞘膜和陰囊皮膚極少累及。睪丸淋巴瘤有不同的結構,絕大多數報道病例具有中高級別,彌漫大細胞淋巴瘤是最常見的類型。沒經驗的病理醫(yī)師易將原發(fā)睪丸淋巴瘤診斷為精原細胞瘤,若患者為老年,應考慮是否是淋巴瘤。該病的病變范圍是診斷的最重要因素。出現淋巴結轉移(疾病2級)特別是巨大的淋巴結腫大,往往預后不佳。其他診斷因素包括原發(fā)腫瘤的大小(大于9cm),系統綜合征的出現和年齡大于65歲。
大體標本:睪丸腫瘤的大體標本,腫瘤主要侵犯睪丸體,通常被完整的睪丸鞘膜覆蓋,精囊和附睪一般均受侵犯。大體標本切片觀察,腫瘤結構排列均勻,睪丸被彌漫侵犯,常呈結節(jié)狀,可以是多發(fā)性,亦可為單發(fā)。常伴有出血及壞死,通常為灰色、淺黃色、淺紅色及褐色。
顯微鏡下所見:睪丸淋巴瘤,幾乎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極為罕見。除了個別病人組織學結構為結節(jié)性淋巴瘤外,所有的睪丸淋巴瘤均為彌漫性。然而,由于早年的病例未采用統一的分類標準,采用的術語亦不盡相同,分類中的大多數是網織細胞肉瘤,其次是淋巴細胞型淋巴瘤。后來大部分臨床報告均采用Rappaport分類,在一組用該方法分類的170例病人中,彌漫性組織細胞型占76%;低分化淋巴細胞型占14%;彌漫性混合細胞型占3%;其他類型占7%。Rappaport分類中彌漫性組織細胞型淋巴瘤,實際上是一組免疫學及形態(tài)學上很復雜的疾病,基本上這種亞型被歸入預后差的淋巴瘤。Paladugu等報告了20例彌漫性組織細胞型淋巴瘤,其中19例為大無裂細胞型,與大裂細胞淋巴瘤相比,大無裂型預后差且對化療不敏感。采用國際工作方案分類法,3個系列69例睪丸淋巴瘤,47例為中度惡性,21例為高度惡性,僅1例為低度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