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別名: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癉
反流性食管炎 的檢查:
胃生理鹽水排空試驗 食管壓力測定 食管造影 纖維胃鏡檢查 電子胃鏡 食管24hpH監(jiān)測
(一)食管滴酸試驗(acid perfusion test) 患者取坐位,經鼻腔放置胃管。當管端達30~35cm時,先滴入生理鹽水,每分鐘約10ml,歷15分鐘。如患者無特殊不適,換用0.1N鹽酸,以同樣滴速滴注30分鐘,在滴酸過程中,出擊胸骨后痛或燒灼感者為陽性反應,且多于滴酸的最初15分鐘內出現。如重復二次均出現陽性反應,并可由滴入生理鹽水緩解者,可判斷有酸GER,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約80%。
(二)食管腔內pH測定 將一置于腔內的pH電極,逐漸拉入食管內,并置于LES之上主約5cm處。正常情況下,胃內pH甚低。此時囑患者取仰臥位并作增加腹痛部壓力的動作,如閉口、捂鼻、深呼氣或屈腿,并用力擤鼻涕3~4次。如食管內pH下降至4次下,說明有GER存在。亦可于胃腔內注入0.1N鹽酸說明300ml,注入鹽酸前及注入15分鐘后,分別囑患者仰臥并作增加腹壓動作。有GER者,則注入鹽酸后食管腔內pH明顯下降。近年來,24小時食管pH監(jiān)測已成為測定有無酸性GER的標準,測定包括食管內pH<4的百分比、臥位和立位時pH<4的百分比、pH<4的次數、pH<4持續(xù)5分鐘以上的次數以及最長持續(xù)時間等指標。我國正常24小時食管pH監(jiān)測pH<4的時間在6%以下,持續(xù)5分鐘以上的次數≤3次,反流最長持續(xù)時間為18分鐘。這些參數能幫助確定有無酸反流,并有助于闡明胸痛及肺部疾病與酸反流的關系。
(三)食管腔內壓力測定 通常采用充滿水的連續(xù)灌注導管系統測定食管腔內壓力,以估計LES和食管的功能。測壓時,先將壓導管插入胃內,以后,以0.5~1.0cm/min的速度抽出導管,并測食管內壓力。正常人靜止時LES壓力約2~4kPa(15~30mmHg),或LES壓力與胃腔內壓力比值>1。當靜止時LES壓力<0.8kPa(6mmHg),或兩者比例<1,則提示LES功能不全,或有GER存在。
(四)胃-食管閃爍顯像 此法可估計胃-食管的反流量。在患者腹部縛上充氣腹帶,空腹口服含有300μCi99mTc-Sc的酸化桔子汁溶液300ml(內含桔子汁150ml和0.1N HCL150ml),并再飲冷開水15~30ml,以清除食管內殘留試液,直立顯像。正常人10~15分鐘后胃以上部位無放射性存在。否則則表示有GER存在。此法的敏感性與特異性約90%。
(五)食管吞鋇X線檢查 較不敏感,假陰性較多。
(六)內鏡檢查及活組織病理檢查 通過內鏡及活組織病理檢查,可以確定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改變,以及有無膽汁反流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的嚴重程度有重要價值。
根椐Savary和Miller分組標準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癥病變可分為4級:
Ⅰ度:輕度炎癥。內鏡見食管下段黏膜較正常稍紅?;顧z鏡檢食管上皮的基底膜增生,表面細胞有脫落,近表面處有血管乳頭,尚未形成真正的食管炎,不是反流造成的特征,不需抗反流治療。
Ⅱ度:炎癥較重,但無潰瘍。內鏡見黏膜明顯發(fā)紅,組織學見為血管化的上皮及其出血的小灶。
Ⅲ度:表面上皮繼續(xù)脫落,發(fā)生表面潰瘍(Ⅲa),潰瘍廣泛并融合(Ⅲb)。內鏡很易確認,潰瘍可進展為潰瘍性食管炎。
Ⅳ度:食管狹窄。潰瘍的深入發(fā)展累及食管周圍組織及淋巴結,導致食管壁增厚及水腫。在間歇期中發(fā)生食管瘢痕及纖維化收縮,造成食管狹窄,狹窄部常位于食管胃接合部上方3~5cm處。也可使食管短縮,使食管胃接合部提升入縱隔內。手術處理時不能使食管胃接合部重新返回腹腔。
反流性食管炎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反流性食管炎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反流性食管炎找醫(yī)生
更多 >反流性食管炎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廣東省中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
- 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 深圳市 三級甲等
- 深圳市中醫(yī)院 深圳市 三級甲等
-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 深圳市 三級甲等
- 廣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yī)院 西城區(qū) 三級甲等
- 中山大學第六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