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庫大全 > 胸部 >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BAL)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BAL)概述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BAL)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對支氣管以下肺段或亞肺段水平,反復以無菌生理鹽水灌洗、回收,對其進行一系列檢測和分析,從而獲得下呼吸道病變的性質(zhì)特點和活動程度,有助于確立診斷。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BAL)正常值
正常。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BAL)臨床意義
肺部感染,特別是免疫受損、免疫缺陷肺部感染的病原學診斷,彌漫型和周圍型肺部腫瘤的細胞學診斷,間質(zhì)性肺疾病,如結(jié)節(jié)病、特發(fā)性肺間質(zhì)纖維化、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肺泡蛋白沉著癥、膠原血管伴肺纖維化等的診斷、治療、療效和預后估計。
以纖維支氣管鏡對支氣管以下肺段或亞肺段水平,反復以無菌生理鹽水灌洗、回收的一項技術(shù),對其回收液進行細胞學、生化學、酶學和免疫學等一系列檢測和分析。
1.全肺灌洗用于肺泡蛋白沉著癥、矽肺、肺泡微石癥、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等的治療。
2.肺段灌洗主要用于彌漫性間質(zhì)性肺纖維化、石棉肺和卡氏肺囊蟲肺炎的診斷,對彌漫性肺泡癌的診斷,也有重要價值。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BAL)檢查方法
檢查操作
1、術(shù)前3-4h禁食。術(shù)前30min肌注地西泮(安定)10mg及阿托品0.5mg。
2、2%利多卡因鼻腔、氣道局部粘膜麻醉。
3、纖維支氣管鏡經(jīng)鼻腔插入氣管,嵌入右肺中葉或左肺舌葉段支氣管管口(局限性肺病變應選相應支氣管肺泡段),注入2%利多卡因2-3ml局麻后,用50ml注射器將37℃生理鹽水分次注入,每次25-50ml總量100-300ml,注入后立即通過負壓吸引裝置吸引、回收至硅質(zhì)灌洗液收集瓶內(nèi)。一般回收液量應達注入液量的40%-60%。
4、回收液用雙層無菌紗布過濾,除去粘液,記錄總回收液量,裝入硅質(zhì)容器中,置于冰水(-4℃)中送檢驗室,應在2-3h內(nèi)對灌洗液進行檢查、分析。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細胞學檢查方法
(1)BALF細胞總數(shù)和分類計數(shù)檢測
①將上述回收灌洗液裝入塑料離心管內(nèi)以1200r/min,在4℃下離心10min,上清(原液或10倍濃縮)-70℃儲存,用做可溶性成分的檢測。
②經(jīng)離心沉淀的細胞成分用Hank液(不含Ca2+、Mg2+)在同樣條件離心沖洗2次,每次5min。棄去上清后加Hank液3~5ml制成細胞懸液。也可以用灌洗液原液減少細胞丟失。
③然后在改良的Neubauer計數(shù)臺上計數(shù)BALF中細胞總數(shù),一般以1×106/ml表示。如果細胞數(shù)過高時,再用Hank液稀釋,調(diào)整細胞數(shù)為5×106/ml,并同時將試管浸入碎冰塊中備用。
④細胞分類計數(shù),采用細胞離心涂片裝置,加入備用細胞懸液(細胞濃度為5×106個/ml)100μl,在4℃下以1200r/min離心10min,通過離心作用將一定數(shù)量的BALF細胞直接平鋪于鹽載玻片上。取下載玻片立即用冷風吹干,置于無水乙醇中固定30min后進行染色,一般用Wright或HE染色。
⑤在40倍光學顯微鏡下計數(shù)200個細胞,進行細胞分類計數(shù)。
(2)BALF中T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
①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將上述獲得的BALF細胞成分,用1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養(yǎng)液3~5ml制成細胞懸液。
②將細胞懸液倒入平皿中,置于5% CO2 37℃培養(yǎng)箱中孵育2h,進行貼壁處理,去除肺泡巨噬細胞。
③取出細胞懸液,再用Hank液沖洗離心1次,棄上清留20~100μl。經(jīng)貼壁處理后的細胞懸液中,肺泡巨噬細胞顯著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④將經(jīng)貼壁處理的細胞懸液分裝3個小錐形離心管內(nèi),每管20~30μl,用微量加樣器向標本中加單克隆抗體CD3、CD4和CD8各20~40μl,混勻置于4℃冰箱中作用1~2h。
⑤取出標本,先用Hank液沖洗離心2次,以12000r/min離心20s,然后加羊抗鼠熒光抗體各20~40μl,置于冰箱作用30min。
⑥取現(xiàn)標本用Hank液以同樣速度和時間離心沖洗2次,棄上清留20μl充分混勻細胞,取1滴于載玻片上加蓋玻片。熒光顯微鏡下數(shù)200個淋巴細胞并計算出標有熒光的細胞陽性率。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shù)(BAL)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適應證,年老、體衰患者檢查中應以心電圖及經(jīng)皮檢測血氧飽和度進行監(jiān)護。術(shù)中給予鼻導管吸氧或高頻通氣供氧。
2、術(shù)中嚴格無菌操作,防止繼發(fā)感染。
3、按要求正規(guī)操作,合格的灌洗液應達到規(guī)定的回收量,不混有血液(紅細胞數(shù)<10%),不應混有多量上皮細胞(<3%)。
4、獲得灌洗液后盡早送檢。
5、檢查后出現(xiàn)發(fā)熱、出血、肺部感染、支氣管痙攣等并發(fā)癥時,作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