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靜脈壓檢查概述
頸靜脈壓檢查是一項用于檢查靜脈血管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正常人平臥去枕時頸靜脈是充盈的,但在坐位或半坐位(即上身與水平面呈45度角度)時,頸靜脈是塌陷的。在坐位或半坐位時,如頸靜脈明顯充盈、怒張或搏動,均為異常征象。根據(jù) 頸靜脈充盈 、搏動的水平,可以間接地推測中央靜脈壓的水平。估計中央靜脈壓可靠的參考點是胸骨角,無論病人的體位系半坐位或坐位,胸骨角均在右心房中心之上約5cm。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征。
頸靜脈壓檢查正常值
正常人平臥去枕時頸靜脈是充盈的,但在坐位或半坐位(即上身與水平面呈45度角度)時,頸靜脈是塌陷的。
頸靜脈壓檢查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在坐位或半坐位時,如頸靜脈明顯充盈、怒張或搏動,均為異常征象。
需要檢查的人群 心血管病患者。
頸靜脈壓檢查檢查方法
病人取半坐位或坐位,醫(yī)師用手指在鎖骨上方輕壓頸外靜脈,待壓迫點以上的靜脈充盈后,放開手指,觀察并測量頸靜脈搏動點與經過胸骨角水平線的距離。如大于4cm,則估計其中央靜脈壓大于9cm,即靜脈壓升高,見于右心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以及胸、腹腔壓力增加的情況。
頸靜脈壓檢查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 保持正常的飲食及睡眠。
檢查時要求:頸部的檢查應在平靜、自然的狀態(tài)下進行,被檢查者最好取舒適坐位,解開內衣,暴露頸部和肩部。如病人臥位,也應盡量充分暴露。檢查時手法應輕柔,當懷疑頸椎有疾患時更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