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溶血試驗概述
正常人血液經(jīng)37℃溫育24~48h,會逐漸產(chǎn)生輕微溶血,但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和遺傳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等,自身溶血可有明顯增強。加入葡萄糖或ATP后,或獲得不同程度的糾正。因此,可用于某些溶血性貧血的鑒別診斷。
自身溶血試驗正常值
定性試驗:陰性。
定量試驗:
24h
不加糖:0.0005~0.005;溶血: (0.05%~0.5%)。
加 糖:0~0.004;溶血: (0~0.4%)。
48h
不加糖:0.004~0.045;溶血:(0.4%~4.5%)。
加糖:0.0003~0.006;溶血:(0.03%~0.6%)。
自身溶血試驗臨床意義
PNH患者為陽性或溶血率增加,可作為PNH的篩選試驗。自免溶貧血有的可為陽性,白血病、骨髓硬化時可出現(xiàn)假陽性。
自身溶血試驗檢查方法
將紅細胞置于低離子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在37℃條件下,可促進補體和紅細胞結合,觀察紅細胞是否破壞發(fā)生溶血。
自身溶血試驗注意事項
1、溶血管稀釋200倍,測定管稀釋10倍,故乘20。
2、若溶血較明顯可增加稀釋倍數(shù)。
3、如無光電比色計,則僅作定性報告,即用肉眼觀察其溶血情況。
4、根據(jù)需要,只溫育24h,亦可作參考。
5、操作過程要嚴格無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