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概述
腹腔穿刺是用來明確腹腔積液的性質,找出病原,協助診斷的方法。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難或腹部脹痛時,亦可穿刺放液以減輕癥狀。內科常用穿刺部位為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嚴重腹脹或腸麻痹此類病人腸管擴張,腸內大量積氣、積液,腸蠕動減弱或消失。穿刺針頭突破腹膜進入腹腔時,腸管生理性反射躲避反應消失,穿刺針容易刺破腸壁進入腸腔,導致穿刺結果呈假陽性,發(fā)生診斷錯誤。
腹腔穿刺正常值
正常檢查結果為陰性。
腹腔穿刺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腹水過多,腹部感染,肝硬化等。需要檢查的人群存在腹水的病人。
腹腔穿刺檢查方法
1、囑患者先排空尿液,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斜坡臥位,背部鋪好腹帶,腹下部系塑料圍裙及中單。腹水量少者,則采取側臥位。
2、穿刺點可選臍與恥骨聯合中點(宜避開白線),或臍與髂前上棘聯線的外1/3處(通常選擇左側)。
3、常規(guī)皮膚消毒。術者待無菌手套,鋪無菌洞巾,局部麻醉達壁層腹膜。用穿刺針逐步刺入腹壁。待進入腹腔后,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少許腹水置無菌試管中,以備送檢。
4、手術完畢,取出穿刺針,局部涂以碘酊及乙醇,覆蓋無菌紗布,以膠布固定,再縛腹帶。
腹腔穿刺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疑有巨大卵巢囊腫、腹腔內廣泛粘連及肝昏迷前期的人群。
檢查前禁忌:休息不良,飲食不當,過度疲勞。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yī)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