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
(一)概況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連,互為表里。兩者同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飲食物的收納、腐熟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轉(zhuǎn)輸?shù)壬磉^程中起主要作用,從而水谷納運(yùn)相得、氣機(jī)升降相因、陰陽燥濕相濟(jì)。其中脾胃不和證是指由脾運(yùn)不健,胃納不化,升降不利所致的證候。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神疲乏力、少氣肢倦、脘痞隱痛、納呆噯氣、大便稀薄、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細(xì)弱等,此證多見于胃痛、痞滿、腹痛、泄瀉、郁證、肝風(fēng)、勞淋等病癥。
(二)常用處方:半夏瀉心湯
(1)藥物組成:姜半夏,淡干姜,條黃芩,小川連,潞黨參,大紅棗,炙甘草。
(2)基礎(chǔ)配伍:出自《傷寒論》。全方七味,適用于以脾寒胃熱為基本病機(jī),升降不利為階段病機(jī)的痞滿、泄瀉、不寐等急慢性疾病。該方以制半夏為君藥。半夏,一是取其辛溫散結(jié)之性,以散寒熱、濕熱之郁結(jié);二是取其和胃降逆之性,以降胃氣之上逆。半夏得陰而生,有“五月半夏生”之謂,而“夏至一陰生”,故半夏順應(yīng)陰氣萌芽、漸長(zhǎng)之性,元素謂其“陰中陽也”,有交通陰陽之妙。臣以淡干姜之辛熱以溫中散寒,條黃芩、小川連之苦寒以泄熱開痞。其中,姜、夏相伍,升中有降,辛散而不致無度,且能發(fā)揮半夏入陰之性;芩、連、夏相伍,降中有升,苦寒而不致敗胃;四藥合用,具有寒熱平調(diào)、辛開苦降之用。佐以參、棗,甘溫益氣、健運(yùn)中州,與半夏相伍,消補(bǔ)兼施,以合“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之意。使以甘草,調(diào)和諸藥,與姜、棗相伍,辛甘化陽,以助脾運(yùn)。全方七味,辛開苦降,寒溫一爐,攻補(bǔ)兼施,為脾胃不和,寒熱錯(cuò)雜之第一方。
(三)醫(yī)案:脾寒胃熱,肝胃氣滯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痞滿
吳某,男,58歲。2015年12月30日初診。
主訴:反復(fù)胃脘痞滿3年余。
病史:3年來,胃脘痞滿嘈雜,每于酒后或作或劇,喜揉按,好溫飲。平素大便黏膩不暢,喉如痰塞,心悸。素有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癥史,長(zhǎng)期嗜酒。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脈細(xì)滑。
中醫(yī)診斷:痞滿。
辨證立法:脾寒胃熱為基本病機(jī),肝胃氣滯為兼夾病機(jī)。治以辛開苦降、疏氣和胃,基本病機(jī)、兼夾病機(jī)標(biāo)本兼顧。
處方:半夏瀉心湯加味。
制半夏15g,淡干姜10g,條黃芩10g,小川連9g,潞黨參20g,生甘草6g,廣木香12g,川厚樸15g,葛花20g,花檳榔20g,決明子30g,枳椇子30g,大紅棗(自備)6枚。水煎服,7劑。
二診:2016年1月6日。服藥1周,胃脘痞滿嘈雜減而未凈,大便漸趨正常。此乃脾升胃降,寒熱和暢之證,當(dāng)固守原法。上方加砂仁粉(沖服)3g,14劑。
三診:2016年4月6日。上方服完,諸癥悉減,血糖穩(wěn)定。近日飲食生冷,腸鳴腹瀉之后,胃脘痞滿復(fù)作。此乃寒熱夾雜,脾陽不振之候,當(dāng)擬辛開苦降之中,兼以溫中健脾之法繼進(jìn)。處方:制半夏15g,淡干姜10g,條黃芩15g,小川連9g,潞黨參20g,生甘草6g,廣木香12g,炒白術(shù)30g,白茯苓15g,砂仁粉(后入)3g,大紅棗(自備)6枚。水煎服,7劑。藥后,諸癥皆減,再以上方加葛花20g,晚蠶沙(包煎)10g善后。
按語:《素問·太陰陽明論》云:“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shí)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滿閉塞。”本案患者長(zhǎng)期飲酒,徒傷脾胃,以致濕遏脾陽,熱阻中宮,脾胃升降不利,故胃脘痞滿、嘈雜,酒后或作或劇,喜揉喜溫。同時(shí),肝胃氣滯,濕阻腸絡(luò),則大便黏膩不暢;肝胃不和,痰阻心肺,則喉如痰塞、心悸。其中,脾寒胃熱為基本病機(jī),肝胃氣滯為兼夾病機(jī)。治當(dāng)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木香、厚樸、檳榔、決明子、砂仁粉化濕導(dǎo)滯,葛花、枳椇子解酒。藥證合拍,故服藥3周而諸癥緩解。三診時(shí),因飲食生冷致腸鳴腹瀉,胃脘痞滿,此寒熱夾雜為基本病機(jī),脾陽不振為階段病機(jī)之候,故仍以半夏瀉心湯為主,并輔以小建中湯、香砂六君子湯等方,標(biāo)本兼顧,諸癥亦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