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這可算是對大黃很深的誤解了。一起來看看本文的故事與醫(yī)案,為大黃正名。
宋理宗寶慶二年,蒙古耶律文正王跟隨元太祖進攻南京,奪取靈武城后,諸將官兵都爭奪金銀財寶、美女玉器,只有文正王獨取書籍,并要了中藥大黃兩坨。眾人皆笑其癡,勸他:“王爺,我們久居北方,何曾見中原這般富庶,今獲大勝,何不趁機撈些美女玉帛,你要那些破書、草根有什么用?”文正王也不多說,隨他們自去搶劫。沒過多久,軍中暴發(fā)疫癘,死亡慘重,唯有服大黃者可望獲生。文正王即將運來的大黃散發(fā)軍中,士兵煎藥服用,獲救者幾萬人,人皆感其恩。事見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將軍是中藥大黃的別稱,是說大黃藥力峻烈,如同將軍一樣性情暴烈。俗話說,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意思是大黃雖然能救人,卻因其藥峻而無功,人參補益,雖然殺人也無過錯。其實這是偏見,火神派宗師鄭欽安稱,“病之當服,附子、大黃、砒霜,皆是至寶。病之不當服,參、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關(guān)鍵是辨證論治。
“善用將軍藥(大黃),為醫(yī)家第一能事。”(《經(jīng)歷雜論》)一言九鼎,強調(diào)善用大黃對于醫(yī)家的重要性。“大凡應(yīng)用硝黃之病,絕非他藥所能代,若畏而不用,必致纏延誤事,但須辨認真切,用之有方,不可顢頇孟浪耳。”(《叢桂草堂醫(yī)案》)許叔微所謂“藏有熱毒,雖羸老亦可服大黃。”
實際上,擅用大黃的名醫(yī)很多,“附子、大黃,誠陰陽二癥之大柱腳也。”(鄭欽安語)據(jù)黃煌教授對全國500名名醫(yī)的問卷調(diào)查,關(guān)于最擅長運用藥物一項,大黃排名第二,而人參排名第十二。歷覽前賢醫(yī)案,以大黃治病救人的案例可以說比比皆是,大黃救人有功,萬不可因其峻烈而不敢投用,此“為醫(yī)家第一能事”。下面選擇二則以饗讀者。
1.二兩大黃通便秘
張景岳曾治一壯年人,素好火酒,夏日醉后露臥,因致熱結(jié)三焦,二便俱秘。景岳先投以大承氣湯,“用大黃五七錢,如石投水”,絲毫未見功效。又以神佑丸及導(dǎo)腸法,“俱不能通”,“危劇益甚”。遂仍以大承氣湯加大黃二兩,芒硝三錢,牙皂三錢煎服。黃昏進藥,四鼓始通,大便下而后小便漸利。景岳議曰:“此所謂盤根錯節(jié),有非斧斤不可者,即此之類,若優(yōu)柔寡斷,鮮不害矣。”
2.釜底抽薪而瀉熱
新四軍名將羅炳輝將軍一生富于傳奇色彩,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中的主人公羅霄將軍就是以他為原型塑造的。1942年夏,羅將軍患了溫?zé)岵?,高燒不退,時時說胡話。當時西藥奇缺,致使病勢危篤。后來慕名求治于安徽名醫(yī)戴星甫。戴星甫,幼承庭訓(xùn),刻苦學(xué)醫(yī),夜讀苦讀不輟,視力受損而成高度近視,人暗稱“戴三瞎子”(兄弟中行三)。戴氏識證準確,投藥果敢。一診即診斷羅將軍是“陽明腑實證”,直接投以大承氣湯釜底抽薪而瀉熱,生大黃用至二兩,一般人用到10g就可以了。不料藥店懼怕藥量太重,吃出人命來,私自改配熟大黃且減少用量。羅將軍服后未效,戴氏甚感奇怪,親自檢視藥材,發(fā)現(xiàn)大黃劑量不夠,而且是熟大黃,藥力不足,立命另取生大黃二兩重煎再服,果然一劑便通而熱退,轉(zhuǎn)危為安。此非膽識過人者不能為也。
3.一味大黃治痰喘
滬上名醫(yī)徐小圃曾為一位富翁治胸悶痰喘之癥,處方為大黃半斤,數(shù)次分服,患者且疑且懼,但服后爽然而愈,遂請教于徐小圃:“眾醫(yī)屢用不效,先生一味奇功,何秘也?”徐答曰:“君素食膏粱厚味,熱痰壅塞,大黃性清下,味香辛,獨行則力猛功專,疏塞清穢,何秘之有?”
4.咳嗽改用承氣湯
呂某,男,9歲。家長求治,患兒夜間咳嗽3天,時吐白痰,乃至夜不能寐。郭博信主任以宣肺化痰止咳為治,止嗽散加味:紫菀10g,百部15g,橘紅6g,白前10g,前胡10g,茯苓15g,蘇子5g,桔梗10g,甘草10g。
次日帶患兒來診,述藥后咳嗽反而加重,遂細診之:咳嗽只是夜間不停地咳嗽,痰黏不易咯出,喉干喑啞,手足心熱,面通紅。家長說,小兒前兩天特別能吃,每天拉稀2~3次,腹部脹痛。診脈滑數(shù),乃悟此屬實熱蘊結(jié)大腸腑實證,所謂拉稀者,系“熱結(jié)旁流”也。遂改用大承氣湯加味:大黃10g(單包,后下),枳實10g,川樸10g,芒硝10g(單包,后下),元參10g,麥冬10g,連翹6g,青果6g,甘草6g。藥進一劑,大便排出球狀物,咳上痰清。(郭博信《中醫(yī)是無形的科學(xué)》)
按:此案咳嗽,用止嗽散反而加重,據(jù)脈滑數(shù),腹部脹痛等,判為大腸腑實證,抓住疾病本質(zhì),拋開咳嗽見癥,改用大承氣湯,釜底抽薪,竟然一劑即效,確顯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