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屬于易于復發(fā)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之一,特征性皮損為暗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有較厚的銀白色鱗屑
第1點
—牛皮癬反復發(fā)作的中醫(yī)發(fā)病機理—
皮膚缺乏水分滋養(yǎng)
皮膚表面干燥導致牛皮癬產生這一直接現象,這意味著人體內的水分不足以供應皮膚對水分的需要。我們都知道,人體必須是內環(huán)境趨于平衡的情況下,身體才是健康的
血燥
根據五行理論,將六氣之燥起白皮的五色之白、四季之秋、五臟之肺以及形體之皮毛有機地聯系起來,得出銀屑病病因為燥邪,癥狀起白皮,病位在皮膚而應肺臟,發(fā)病在秋季,病理為血燥日久,陰血耗傷,肌膚失養(yǎng)而致病
中醫(yī)理論明確指出,人體內的氣有“溫熙、氣化、防御、固攝、推動等作用,故氣屬陽。”而血與津液是是同質異態(tài)的東西,是對全身組織器官起著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的物質,故屬陰。
血液里主要是水分,因此自動起熱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人體內流通的只有四種成分,分別是:氣、血、津、液。這四種成分相互作用,但除了氣之外,其他三種的都是水分,水分與水分相互結合是不會生熱的。這就意味著,導致血熱情況出現的唯一緣由就是“氣”。而且這個“氣”肯定是熱氣、燥氣。實際上,血液之所以能在人體內流動,離不開氣的推動。這就意味著氣對血液的影響是最大的。
血熱這種癥狀的出現,是氣與血之間的陰陽不平衡,而且很明顯是陽盛而陰衰。陽盛即是指氣太盛,氣太盛則生熱、生燥。這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就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剛洗好的衣服濕淋淋的,搭在外面晾曬的時候,只要風大,即使沒有太陽,也會很快變干。自然界里的風到了人體內就成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