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時刻,如何預防“病從眼入”?
你關心的這些問題,我們一次說清!
自疫情發(fā)生以來,不少人談“疫”色變,紛紛在家自我隔離。而當下,各大企業(yè)、單位都開始陸續(xù)復工復產(chǎn),這讓為了上班不得不出門的很多人更為糾結:病毒究竟是否會通過眼結膜傳播?佩戴框架眼鏡防病毒,真的可取嗎?近視框架、隱形眼睛……各類佩戴眼鏡的人群究竟該如何防護?
針對大家關心的這些問題,蘭州愛爾眼科醫(yī)院眼科專家將我們一次說清。
一、“對視一眼”就會被傳染?
此前,有醫(yī)生被懷疑因沒有佩戴防護眼鏡而被感染后,很多人認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有可能被傳染。對此,專家表示,盡管結膜感染途徑不能排除,但“瞧一眼”、“看一眼”、“對視一下”就會傳染,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鼻咽部粘膜和眼部結膜向下呼吸道進行擴散增殖的,因此很多人誤以為病毒浮在空氣中傳播,直接接觸到了粘膜。但實際上,病毒在環(huán)境中的生存受很多因素影響,一般是不會脫離某個載體(比如血液、體液、唾液、飛沫等等)獨立飄散。
結膜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徑還是手和飛沫,比如,用被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手去揉眼睛、或打噴嚏、咳嗽而將“飛沫”帶到眼睛內(nèi),就有感染的可能性。因此,特殊時期,一定要避免對著人打噴嚏、咳嗽,講衛(wèi)生勤洗手的同時,也要養(yǎng)成不揉眼睛的好習慣。
二、佩戴近視鏡、太陽鏡有防護作用嗎?
疫情發(fā)生后,護目鏡賣到脫銷,為了更好地自我防護,很多人還嘗試選擇佩戴近視鏡、太陽鏡來進行防護。對此,醫(yī)生提示,平時戴的普通眼鏡,或者是平光鏡的確等能阻止一部分飛沫,但此類眼鏡不嚴密,因為周圍有空隙,并不能完全阻隔飛沫。
隱形眼鏡則更加不能阻擋病毒,隱形眼鏡是佩戴在角膜上,結膜還是裸露在外面的,所以眼下特殊時期隱形眼鏡不但不起作用,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隱形眼鏡需要用手摘戴。如果非戴不可,一定要注意手衛(wèi)生,盡量用輔助棒摘戴,另外盒子也要注意消毒,溶液也一定要保持清潔,不能污染。
三、鏡片上也會有病毒?
現(xiàn)在大家對于每天回家后要洗手消毒、妥善處理口罩已經(jīng)有意識了,但對于配戴了一整天的眼鏡,消毒意識卻還是很薄弱。我們建議,每天回家后,對鏡片、鏡架也進行相應消毒。
科學的鏡片校服方法為:
a.流動清水+中性洗滌劑清洗
清水沖洗可以使鏡片表面灰塵顆粒被流動的水沖走。稀釋后的洗潔精、洗衣液可以起到溶解油脂及殺菌的作用。待沖洗干凈后,可使用眼鏡布或柔軟的紙巾吸干水漬。
*中性洗滌劑:指在25℃標準使用濃度時,具有pH=6-8的范圍的洗滌劑,常見有洗衣液、部分洗潔精。
b.使用含有異丙醇等醇類消毒成分的擦鏡紙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可以用75%的醫(yī)用酒精來進行消毒,但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其實不適合用來清洗樹脂鏡片。酒精的刺激性可能會破壞鏡片膜層,也會造成部分材質的鏡框掉漆、脫皮,所以并不建議用酒精來消毒眼鏡。
一、疫情期間,如何注意眼部防護?
正確了解傳染途徑,不必過度緊張與恐慌,重視眼部被感染以及可能成為存在傳染源的可能性。一定要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免病毒通過手進入結膜,感染人體。
疫情當下,減少外出,是避免交叉?zhèn)魅镜淖詈梅绞?。對于在公共場所無防護的眼睛,倡議大家都戴口罩并注意咳嗽禮儀,那么飛沫傳播的可能性就極小,同時最關鍵的勤洗手、正確洗手,不要以手摸眼及口鼻,防止間接接觸傳染的發(fā)生。
特殊時期,關注疫情的同時。也要保護好我們的眼睛,待到真正春暖花開時,一起聞花香,賞大好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