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到視力發(fā)育完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應特別注意的關鍵期,3至6歲就是其中第一個關鍵期。在此階段,如果眼睛的發(fā)育受到阻礙,就很容易患上弱視。反過來說,這一時期的眼睛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如果及時發(fā)現弱視并開始弱視治療,也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表明,幼兒剛剛出生的時候,雖然眼球構造正常,但功能尚未完全,必需通過反復地看東西,不斷接受外界光和物體形象的刺激才能使視覺逐步成熟。如果在孩子兩三歲以前視覺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遇到阻礙,譬如屈光不正或一些眼病,這會使外界光線對眼睛的刺激受阻,時間久了,就容易患上弱視。
作為家長,應盡早地檢查孩子的視力,如果有可以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只是不錯過眼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弱視是可以治療的。
在弱視治療過程中,戴鏡和遮蓋都是常見的方法。同時,患者還要堅持進行弱視訓練。之所以要遮蓋,主要是借助定期遮住視力好的眼睛,強迫使用弱視眼,以使它的功能得到鍛煉。
弱視訓練的關鍵之處在于持之以恒。家長和弱視兒童千萬不要有嫌麻煩或急于求成的想法。如果半途而廢,不僅會增加弱視治療難度,還會留下再次復發(fā)的隱患。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弱視治療效果與治療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治療的效果越好。3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弱視治療最適宜。12歲以前也有較高的徹底治愈率。如果超過了12歲,由于視覺發(fā)育趨于成熟,弱視治療就會越來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