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到寒假了,很多家長都選擇這個時間段為孩子做近視矯治,現(xiàn)在的近視矯治手術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都已經(jīng)較為成熟。但家長們面對準分子、半飛秒、全飛秒這些專業(yè)術語都會覺得摸不著頭腦,一時間也不知道將如何選擇。
簡單來講,這三種技術是逐步遞進的過程,一開始是準分子時期,然后是半飛秒時期,現(xiàn)在到了全飛秒時期,這也是激光治療近視手術逐步完善、優(yōu)化的一個過程。
LASIK技術曾是準分子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種,但后來的爭議也蠻多。LASIK是用準分子激光,人為改變眼角膜曲率,以改善視力。缺點在于,它只能進行平面切削,手術時需先用機械刀,手工對角膜制瓣,然后才能再用準分子激光對基質激光消融。機械刀制瓣會有一定的風險,可能留下讓角膜變弱等的并發(fā)癥,造成角膜瓣損傷或丟失。如果角膜瓣丟失了,就需要做角膜移植了。
做LASIK手術時,人體的角膜瓣是要被掀開的。術后,患者角膜的牢固度勢必會下降,一定的外力碰傷可能導致角膜瓣的受損或丟失,尤其是那些喜歡運動的人。相比之下,飛秒激光手術對角膜的損傷要小得多,它只需要用激光把角膜切一個2-3毫米的小口就能完成手術,更適合角膜薄、眼裂小、角膜直徑小、角膜平,熱愛運動的近視患者。
半飛秒和全飛秒的區(qū)別在于,半飛秒需要使用兩種激光進行手術,它先要用飛秒激光對角膜進行制瓣,再用準分子激光對角膜切削消融,才能完成近視手術。而全飛秒只要用一種激光就能完成,它可直接在角膜基質內制作一個透鏡,再通過2-3毫米的飛秒激光切口將透鏡取出,不用制作角膜瓣就能達到近視矯正的目的,因此,全飛秒手術后的角膜位移風險大大降低,而且手術沒有大量切斷角膜神經(jīng),較少出現(xiàn)干眼。。
飛秒激光雖好但也有一定適應癥,并非人人適宜。
像角膜內皮異常、角膜厚度小于490微米,角膜基質有輕度的混濁或疤痕等都不適合的,尤其是圓錐角膜者,他們不適合任何激光矯正手術。
但不少患者因術前評估不夠嚴格或者漏診,導致術后加速了圓錐角膜的進程,而圓錐角膜進展到一定程度,就只能做角膜移植了,在眼科門診中時常遇到過這樣的患者。
另外,全飛秒激光近視手術還要求患者的年齡在18周歲-50周歲,近視度數(shù)低于1000度;近視度數(shù)穩(wěn)定兩年以上;沒有眼科疾病或全身嚴重疾病。
查看更多眼科資訊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