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騰訊QQ是十分流行的社交軟件,也因此滋生了許多風險騙局。有心人利用各種手段在QQ上向“好友”借錢,是的許多人深受其害。
QQ借錢,很多人都有了警惕性。最近微信正風靡,因此不僅QQ,微信朋友圈也被污染了。有不法分子“克隆”微信,以假亂真騙錢。
微信朋友圈就有這樣一條帖子被瘋狂轉發(fā):“親愛的微友、親戚、朋友們,萬一哪天我微信向你們借錢,千萬不要借給我哦,一定一定一定要電話確認。如果你匯了,我不承擔你的損失,現(xiàn)在已經開始盜微信了。”
昨天,記者根據(jù)采訪發(fā)現(xiàn),用“克隆”賬號在微信群中發(fā)起聊天,確實很有蒙蔽性。騙子的辦法是,選定一個要冒充的朋友,然后將自己的頭像修改成對方的頭像。賬號昵稱、個性簽名等,也可以很容易地進行“克隆”。
如果有充足時間,還可以將對方相冊圖片搬運到自己相冊內,甚至抄襲對方的“朋友圈”內容,如此一來幾乎可以以假亂真。這種情況下,騙子就很容易向群內好友借錢行騙。
對此,騰訊官方的建議是,給好友們標注上“備注名”,以后對方無論怎么改名,都只會顯示備注名,避免“以假亂真”。
還有一個典型的微風險需要提醒,換手機號未解綁微信,微信號被他人用。已發(fā)生的案例顯示,手機號碼停用前如果不解除與微信之間的捆綁,那么你將和號碼的新用戶“共用一個微信號”,可能造成個人隱私和信息的泄露。
浙江公安還特別提醒,微信用戶小心個人信息被小游戲玩“丟”。原因是,微信設置有開放接口,以吸引第三方參與微信開發(fā),但微信沒有設置詢問用戶“是否授權應用程序訪問信息”的功能。
和QQ一樣,微信騙局最為普遍的一種就是賬號被盜。記者了解到,防止被盜的一個辦法是啟用賬號保護機制。具體辦法是,進入微信選擇“我”,點擊您的頭像進入個人信息界面,找到“我的賬號”,根據(jù)提示綁定QQ號和手機號,啟用賬號保護即可。
總之,不管是QQ還是微信,當出現(xiàn)好友借錢、匯款時,還是先打電話確認保險。警方也提醒,在使用社交軟件時盡量不要掛自己的真人照片,以防被人復制利用,市民如果收到朋友發(fā)來的“借錢”等詐騙信息,應該多留個心眼,盡快和當事人聯(lián)系核實,不要隨意地將金錢轉到不熟悉的陌生賬號,發(fā)現(xiàn)是詐騙行為應該第一時間報警,協(xié)助公安部門抓獲犯罪嫌疑人,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
在接到各種退稅或補貼的信息時,可以向身邊具有一定法律知識的人員咨詢,或到相關職能部門求助;對公安機關等國家職能部門要求到銀行轉款時,可直接向當?shù)毓矙C關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