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艷給了很多患者希望和自信,可以從病痛中堅強的走下去,直到康復。
這條從趙紅艷家通往醫(yī)院的小路,常人只需430步,但患股骨頭壞死的她,每天只能用雙手驅動輪椅走完這短短的路程。為了患者,趙紅艷克服傷痛,每天風雨無阻去上班,已堅持了整整10年。
趙紅艷為武警戰(zhàn)士診斷病情
“為了那份不舍的愛,我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眼前的趙紅艷紅潤的臉頰掛著笑容,挽起的發(fā)髻干練又時尚,若不是身邊那輛紅色代步車,沒人會想到她身患殘疾。
“沒有他們,我堅持不到現(xiàn)在;為了那份不舍的愛,我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說到她身邊的那群人,趙紅艷幾次落淚。
2004年11月的一天,剛從非典死亡線上扛過來的趙紅艷,突然感到右腿關節(jié)疼痛,醫(yī)院復查時確診為“雙肩、雙膝、雙股骨頭缺血壞死”。作為醫(yī)生,她心里清楚,股骨頭壞死在醫(yī)學上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忌线@個病,意味著與輪椅為伴,無休止的疼痛將伴她一生。
趙紅艷一下被命運拋到絕望的谷底,那年,她才30出頭,孩子只有2歲,她對未來還有很多美好的憧憬……巨大的心理壓力、痛如針扎的苦楚,折磨得她整個人消瘦得脫了形。
在趙紅艷最絕望的時刻,是身邊的親人、領導和同事向她伸出溫暖的手。為幫趙紅艷減輕痛苦,醫(yī)院想盡一切辦法為她會診治療。
訴說中,趙紅艷提得最多的,是與她朝夕相處的3位醫(yī)院政治協(xié)理員。每年過春節(jié),協(xié)理員王薇就會去商場,給趙紅艷孩子買一件新衣服;為了孩子上學,協(xié)理員李春彤跑了10多個單位協(xié)調(diào);協(xié)理員韓慧娟則一直陪伴著趙紅艷度過了那段最灰暗的時期。韓慧娟24小時手機開機,方便趙紅艷隨時與她通話。
趙紅艷說,她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人是丈夫邢斌。在被病痛折磨了一年多之后,趙紅艷主動向醫(yī)院提出回醫(yī)院上班??珊⒆舆€小,沒人照料,自己上下班得有人接送,邢斌主動辭去天津塘沽一家大型國有企業(yè)總經(jīng)理的職位,當起了保姆。他說:“紅艷走不了路、心情很苦悶,讓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樣她心情會好受一些,病也就會好起來。”
去年8月,邢斌被確診為腦血管瘤,趙紅艷的眼淚一下流了出來。邢斌就是她頭頂上的那片天啊,只能一步一挪的她吃了三四片止痛藥,狠著心從輪椅上站起來,打車找到天津最好的專家詢問病情。那一天,她陪著邢斌走進手術室,拉著他的手說:“那么多風浪咱們都闖過去了,這回,我們還要一起扛。”手術成功了!趙紅艷禁不住淚流滿面,這眼淚,不是傷感,只是欣喜,只為不離不棄。
“我的身體殘缺了,但人生不能殘缺”
趙紅艷從小就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兵,一個是當醫(yī)生。走出陰霾的趙紅艷,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追夢路。“我的身體殘缺了,但人生不能殘缺”。她說。
2006年一天早上,天下著雨,在來醫(yī)院的路上,趙紅艷遇到1米多寬的水溝,她連人帶椅翻在溝里,整個人摔得鼻青臉腫,她掙扎了20多分鐘才從溝里爬出來,委屈得抱著輪椅放聲大哭。但哭完之后,她準時出現(xiàn)在診室。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病人,10年里,每周出6天門診,風雨無阻,從來沒有遲到早退;每天早上提前半個小時開診,晚上卻要等到送走最后一個病人才回家。
“這不是別人強加給我的,是我自愿的。”趙紅艷常說,如果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我能活到88歲;如果天天待在家里,我可能活不過8年。
話雖這么說,身患股骨頭壞死的趙紅艷,坐一兩個小時,渾身就像骨頭扎到肉里頭那樣痛。實在疼得受不了,她就悄悄地跟丈夫去做針刀治療。30厘米長的針刀直刺骨頭深處,每次,趙紅艷都痛得淚流滿面,可是,第二天她依然面帶微笑出現(xiàn)在患者面前。
10年里,趙紅艷沒有逛過一次商場,沒有出去旅游過,她最大的愛好有兩樣:看書、查病房。趙紅艷查病房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查看病人住院治療情況;另一個是為了了解其他專業(yè)病例處理經(jīng)驗。代步車進不了病房,每次查房前,她都要吃二三片止疼藥,強忍著痛楚,一步一挪地從病房走過去。
“痛苦著病人的痛苦,幸福著病人的幸福”
“我的閨女要來看我了。”又是周末,退休工人劉玉珍老人做了幾個家常菜,早早地就在自家陽臺上盼著。她盼著的閨女就是趙紅艷。
劉玉珍老人患胃病20多年,經(jīng)常半夜里疼得冒冷汗。趙紅艷給她做了診斷:更年期和腸胃綜合征。她深知,這種病人情緒脆弱,最需要心理安慰。老人臨走前,趙紅艷要了電話。之后,趙紅艷隔三岔五地給老人打電話,噓寒問暖,叮囑她注意飲食,少吃辛辣;周末,她還去“家訪”,像親人一樣和老人聊家常。這些年,趙紅艷接診的老人患者不計其數(shù),老人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家庭保健醫(yī)生”。
對部隊官兵來說,趙紅艷是他們的知心大姐。熟悉趙紅艷的患者都知道她有兩句口頭禪:“聽話”和“跟我走”,前一句洋溢著真情,后一句體現(xiàn)著擔當。趙紅艷兜里時常揣著1000多元錢,哪個病人錢不夠,她就先給墊付上;她兜里揣著一部手機,24小時開機,是專門為就診病人和部隊官兵準備的。劉兵是趙紅艷的病人,去年3月一天深夜,他岳母突發(fā)心肌梗死,情急之中試探著打通趙紅艷留給病人的電話。沒想到,趙紅艷駕著電輪椅立即趕到醫(yī)院,又是安排手術,又是張羅病房??蛇@時,劉兵才想起來,出門太急,身上只帶了2000塊錢,手術費不夠。一旁張羅著的趙紅艷二話沒說,回家取了1萬元塞到劉兵手里。由于接診及時,手術成功,老人轉危為安,50多歲的劉兵拉著趙紅艷的手,哽咽地說不出一句話來。
“趙紅艷心里想著的都是病人,裝著的是整個科室。”醫(yī)院政委翟寶來說。消化內(nèi)科新建的胃腸動力特色診室,因病人少、操作臟累,許多人不愿意干,一時難以為繼。趙紅艷每天接診的病人多,有人提醒她:你要是承包了,準能賺大錢。沒想到趙紅艷一口回絕:“部隊醫(yī)院為官兵、百姓服務是第一位的。為了科室發(fā)展,我義無反顧;搞創(chuàng)收賺大錢,我堅決不干。”趙紅艷這樣的境界讓科室放心,大家一致同意胃腸動力特色診室由趙紅艷負責。如今,這個診室累計康復病人5000余例,大大減少了患者的手術概率,成為患者最滿意的醫(yī)院“特色診室”。診室的效益日漸好起來,趙紅艷分文補貼不要,卻提議將患者的治療費用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