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注射液還是注射用粉針劑,在給藥時均以液體狀態(tài)直接注射入人體組織、血管或器官內。注射劑吸收快,藥效迅速,作用可靠,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藥物劑型,對急救用藥尤為重要。但是,注射劑若使用不當,危害更為嚴重,一定要避免以下5種錯誤。
一、注射途徑錯誤
患者,女,54歲,因蕁麻疹就診。醫(yī)生給與氯苯那敏10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滴速為40滴/分。當藥液輸入約100ml時,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惡心、嘔吐、血壓90/60mmHg。立即停止輸液,平臥。30分鐘后癥狀逐漸緩解。追問病史,既往無藥物過敏史。
氯苯那敏口服的常見不良反應為嗜睡、疲勞、乏力、口鼻咽喉干燥、痰液粘稠等。氯苯那敏靜脈滴注可引起低血壓、心動過緩等嚴重不良反應。特別提醒:國內注射液說明書中僅有肌內注射這一給藥途徑。
表1:只有肌注一種給藥途徑的注射劑
患者,男,14歲。因急性支氣管炎給卡那霉素1g+50%葡萄搪50ml靜脈推注,藥物用至2/3時,患兒突然出現憋氣,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繼之患兒唇面部,指趾端發(fā)紺,兩眼凝視。立即終止推注卡那霉素,用腎上腺素、可拉明、洛貝林、地塞米松搶救。終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卡那霉素成人每日用量不超過1.5g,本案例患者死亡原因,可能與劑量偏大有關,也不排除過敏休克,但靜脈推注卡那霉素很可能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表2:這些注射劑嚴禁靜脈推注
二、選擇溶媒錯誤
注射劑溶媒的選擇,不僅與藥物本身的性質有關,而且與注射劑中的輔料有關。有些注射劑的輔料中含有碳酸鈉、碳酸氫鈉或氫氧化鈉等成分,這些成分與含有鈣或鎂離子的注射液產生白色混濁。
例如,頭孢匹羅,頭孢替安、頭孢甲肟、亞胺培南,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硫普羅寧等注射液的藥品說明書雖然沒有標明不能選用含有鈣或鎂離子注射液稀釋,但這些藥物的輔料中含有碳酸鈉、碳酸氫鈉或氫氧化鈉等成分,建議不要選用含有鈣或鎂離子的注射液作稀釋溶媒。
表3:這些注射劑不能用葡萄糖稀釋
表4:這些注射劑不能用生理鹽水稀釋
三、靜滴速度錯誤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是臨床常用的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左氧氟沙星說明書要求100ml液體輸注時間不少于1小時;莫西沙星說明書要求每支(0.4g)輸注時間不少于1.5小時。如果速度過快,不僅大大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而且可引起癲癇發(fā)作、心律失常等致命的嚴重不良反應。
表5:常用注射劑的輸液濃度和滴注時間
四、配伍錯誤
阿奇霉素的常見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文獻報道,654-2(山莨菪堿)或維生素B6與阿奇霉素混合滴注,可以有效減少阿奇霉素所引起的胃腸道反應。但是部分廠家的藥品說明書明確規(guī)定:阿奇霉素不宜其他靜脈內輸注物、添加劑、藥物配伍,也不能同時在同一條靜脈通路中滴注。因此,雖然未發(fā)現654-2、維生素B6與阿奇霉素存在配伍禁忌,為避免醫(yī)患糾紛,不建議混合滴注。
表6:不能與任何藥物配伍的注射劑
表7:可致命的藥理配伍禁忌
五、輸液系統錯誤
胰島素為多肽類生物活性大分子,而且是極性高分子化合物,能被PVC輸液工具吸附,一般能吸附20%~30%,而且在0.5~1小時時吸附作用最快。若預先用鹽水處理輸液器具,則能阻止輸液器內表面對藥物的吸附。實驗還證明:PVC輸液器具對胰島素的吸附作用,在前100ml流出液中最大,被吸附的胰島素量為1.8U時達到平衡。
表8:需要避免使用PVC輸注器的注射劑
表9:含乙醇的常用注射劑
表10:需要避光輸注的注射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