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我的前半生》已經迎來大結局,讓人頗為意外的是,劇中那位外表強悍、奮力生活、護女心切的宇宙最強丈母娘薛甄珠竟然因患膠質瘤驟然離世了!這一幕攪得人心碎。
說到這里,前陣子剛剛火過的國產版《深夜食堂》里,蕭敬騰飾演的“帥痞青年”里昂不也是患上膠質瘤去世嗎?!
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即GBM,屬于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的膠質瘤
看來編劇們都一致認定這位腫瘤君足夠兇殘。那什么是膠質瘤?它真的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兇猛嗎?如果不幸得了膠質瘤,又該如何應對?精準醫(yī)療時代,是否能為膠質瘤患者提供一些新的治療思路?
什么是膠質瘤?
膠質瘤是指起源于神經膠質瘤細胞的腫瘤,是最常見的原發(fā)性顱內腫瘤,WHO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分類將膠質瘤分為WHOI-IV級,I、II級為低級別膠質瘤,III、IV級為高級別膠質瘤。
根據美國腦腫瘤注冊中心(CBTRUS)統(tǒng)計,膠質瘤約占所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的27%,約占惡性腫瘤的80%;在原發(fā)性惡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中,膠質母細胞瘤(GBM,WHOIV級)的發(fā)病率最高,占46.1%,且男性多于女性。
在我國,每年新發(fā)膠質瘤患者約有70000例,其中約50%為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母細胞瘤,且目前膠質瘤發(fā)病率仍呈上升趨勢。
發(fā)病原因是什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誘發(fā)”了這位腫瘤君的出現?
膠質瘤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單個細胞在基因水平的變異,被普遍認為是包括膠質瘤在內的各種腫瘤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外部環(huán)境因素中,X線輻射是唯一被證實的可能誘發(fā)包括膠質瘤在內的腦腫瘤的危險因素。
其它因素如病毒感染、長期使用手機的影響與膠質瘤發(fā)病的相關性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膠質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有多長?
目前,膠質瘤治療效果欠佳。
成人高級別膠質瘤的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別約有30%和13%,間變性膠質瘤及膠質母細胞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別約有2~3年和1年。
結合治療對總體生存期的影響,以膠質母細胞瘤(GBM)為例,IDH野生型GBM的平均總體生存期為:手術+放療為9.9個月,手術+放療+化療為15個月;IDH突變型GBM的平均總體生存期為:手術+放療為24個月,手術+放療+化療為31個月。
膠質瘤的預后相關因素包括:腫瘤的組織病理學特點、手術切除程度、術后放化療是否及時以及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及攜帶的基因變異特征等。
膠質瘤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有哪些?
膠質瘤的治療過程由神經外科醫(yī)生、腫瘤放療科醫(yī)生、腫瘤內科醫(yī)生、病理科醫(yī)生和影像科醫(yī)生等多個領域的臨床醫(yī)生共同完成。治療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相關簡介如下:
手術治療:應安全并最大范圍切除腫瘤(I級證據),常規(guī)神經導航和術中MRI實時影響等新技術則有助于實現最大范圍安全切除腫瘤;
放療:可殺滅或抑制殘余腫瘤細胞,延長患者生存期,分割外放射治療已成為高級別膠質瘤的標準方法;
化療:膠質瘤的化療一直采用單藥和多種藥物聯合應用的方案,其中替莫唑胺(TMZ)聯合同步放療,繼以6周期TMZ輔助化療已被證實可延長患者生存期,2年生存率由10.4%提高到26.5%。手術后,TMZ同步放療聯合輔助化療已成為新診斷膠質母細胞瘤的標準治療方案。
通常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來制定相適應的治療方案,治療結果也可能會因個體差異而不同。
精準醫(yī)療能為膠質瘤患者做點什么?
狄更斯曾說過:“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讓我們更清晰地了解了包括膠質瘤在內的各種腫瘤疾病的兇險,同時科技的突飛猛進也賦予了我們更多攻克癌癥的機會和可能。
2016年WHO中樞神經系統(tǒng)分類指南更新,將分子分型列入了膠質瘤的分型系統(tǒng)中,建立了組織病理和分子病理的綜合分類,為包括膠質瘤在內的腦腫瘤治療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個體化診療的新篇章。
越來越多的腦腫瘤相關基因被陸續(xù)發(fā)現,并開始應用于分子分型、預后評估、靶向藥物匹配及免疫治療預測等多個領域,這不僅為膠質瘤等腦腫瘤患者的分型及預后帶來更精準的評判,同時也為部分復發(fā)難治、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的膠質瘤等腦腫瘤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新藥審批領域亦取得了巨大突破性進展,如前段時間美國FDA批準了首個“廣譜抗癌藥”——免疫藥物PD1抑制劑Keytruda可用于治療“MSI-H/dMMR亞型”的實體瘤,讓我們相信“異病同治”已不再是理想主義者的口號,它已經成為了現實!
臨床使用案例
1.BRAFV600E突變患者通過基因檢測確定接受靶向藥物治療,此案例由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外科季楠教授提供:
2.追蹤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基因突變發(fā)展變化,指導臨床用藥,以下案例由上海仁濟醫(yī)院神經外科繆亦鋒教授提供:
以上案例,均得到了泛生子基因公司提供的專業(yè)基因檢測技術支持。公司目前已開發(fā)了全系列針對腦腫瘤患者的專用基因檢測產品,通過精確判斷每名腦腫瘤患者獨有的基因變異信息,為臨床分子分型、預后判斷、精準用藥及療效、復發(fā)監(jiān)控等提供最佳參考,亦為科研探索提供關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