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很讓人傷感的新聞:
兒啊,爸扛不住了。爸得的是膀胱癌,膀胱里頭都長滿了。這個病手術(shù)得花十多萬,手術(shù)以后也不一定能好。爸一天尿20多回,爸很痛苦。所以爸要走了,你要挺住,以后好好活著。唉,爸就這個命了,遭不起這個罪了。我走了以后,你不要找我。
1月17日,因患膀胱癌,大連52歲的王志東給兒子留下一張紙條和一段錄音后,悄悄離開家門。兩天后,19日上午,在距其家四五公里外的小山上找到了他的遺體。
12月13日查出癌癥,僅僅一個月就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這個選擇讓人唏噓不已。
王志東、王帝父子
坊間常說,癌癥病人1/3是嚇死的。雖然這個比例值得商榷,但聽到「癌癥」倆字,認為必死無疑的人,不在少數(shù)。
這樣的判斷,會讓人產(chǎn)生巨大的恐懼,其中有一些人,比如上文中的王志東,為了消除這種恐懼,甚至會使用最極端的方式:提前結(jié)束生命。
王志東的死,固然有自己心理承受力差的原因,但更是由網(wǎng)上大量謠言造成的。
很多對醫(yī)療,對癌癥毫無了解的人,為了博人眼球,不斷向大家灌輸「癌癥治不治都是死」,「醫(yī)院就是要在死之前把你榨干」這樣的謠言,導致大眾對「癌癥」兩個字的恐懼越來越深。
謊言說100遍,就成了真理。
如果自己不主動學習,盲目接受信息,那很容易上當受騙。輕則破財,重則失去生命。
癌癥是可以治愈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癌癥不是一種病,而是上千種疾病的總稱。不同癌癥之間治療效果差異巨大。癌癥治療在過去幾十年取得了長足進步,更好的手術(shù)、化療、放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等,讓很多癌癥被攻破。
比如甲狀腺癌,治愈率超過90%。淋巴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整體存活率也都非常高。
還有各種電視劇里一旦得了就會死的白血病,其實現(xiàn)在治療效果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其中慢粒白血病,由于「神藥」格列衛(wèi)的出現(xiàn),5年存活率已經(jīng)遠超90%。吃格列衛(wèi)有效的患者,死亡率已經(jīng)很低,和正常人群無異!
新聞中王志東患的膀胱癌,其實也屬于治療效果較好的類型,整體來看,5年存活率77%,10年存活率70%,15年存活率65%。
膀胱癌中很大一部分是0期和1期,只需要用手術(shù)為主的方案治療就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0級膀胱癌5年存活率高達98%,1級的也接近90%,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被治愈。
即使晚期膀胱癌,很多亞型治療效果也不錯,別說一個月,高質(zhì)量生活幾年,甚至治愈都是有可能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學正在飛速進步,癌癥治療手段日新月異。最近很火的免疫療法,PD1和PDL1抑制劑,對膀胱癌效果尤其不錯。其中PDL1抑制劑,2016年剛剛被FDA批準上市治療晚期膀胱癌。
王志東的膀胱癌是幾期,什么亞型,我們不得而知,甚至他家人都不得而知。如果僅僅因為「膀胱癌」三個字,就結(jié)束自己生命,那真的是非??上?。
剛診斷癌癥的時候,每個人第一反應都是恐懼,無助,甚至憤怒。這是十分正常,事實上,這才是健康的心理反應和情緒抒發(fā)。
但冷靜下來之后,了解癌癥的亞型,了解治療的選擇,了解治療的預期效果,相關(guān)費用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選擇。
即使無法治愈,也能帶癌生存
另一個大家需要理解的是,即使無法治愈,癌癥也不等于絕癥。
很多人不知道,每一年因為糖尿病死亡的人和癌癥差不多,而且糖尿病目前也無法治愈。但沒人會因為得了糖尿病就崩潰,沒人把糖尿病稱為絕癥。
為什么呢?
原因就是我們知道糖尿病能控制,能長期帶病生存。
我經(jīng)常說,戰(zhàn)勝癌癥的目標,也不是消滅癌癥,因為突變的癌細胞會不停出現(xiàn)。我們真正的目標是把癌癥變?yōu)槁圆?,實現(xiàn)帶癌生存。
對于很多晚期癌癥,雖然治愈的可能性不高,但不少人都可以實現(xiàn)帶癌生存,甚至長時間高質(zhì)量的生存。
比如前面提到的格列衛(wèi),其實無法治愈慢粒白血病,但它可以讓這種病被長期控制,甚至終身控制,因此即使癌細胞還在,也完全不影響正常的生活質(zhì)量。
這樣的癌癥,自然不能稱為絕癥。
我相信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得癌癥后存活了10年,甚至幾十年的人,他們的癌癥也不一定治愈,但只要沒影響生活,他們就是健康人。反過來說,實際上世界上很多「健康人」一直在「帶癌生存」,只是沒有體檢發(fā)現(xiàn),自己不知道罷了。
篩查和保險是降低治療費用的關(guān)鍵
最后想簡單談談癌癥治療中不可回避的費用問題。
很多人一聽到癌癥很恐懼,一方面是怕疾病本身,另一方面是怕治療會傾家蕩產(chǎn)。
必須承認,癌癥治療費用確實是個大問題,這也是政府必須解決的難題。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是如此。
對于個人,有什么能做的呢?
一、加強篩查的意識
對于早期癌癥,通常手術(shù)就可以搞定,最多加上輔助化療,費用是非常可控的。但對于晚期癌癥,由于需要綜合治療,可能需要用靶向和免疫藥物,費用要高很多。
而且,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存活機會也更大。以結(jié)直腸癌為例,5年存活率,1期是94%,2期82%,3期67%,而到了晚期4期就驟降到11%。
過去十年,美國結(jié)直腸癌發(fā)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就是主要得益于腸鏡篩查的普及。美國推薦50歲以上人群進行腸鏡篩查,2000年參與比例只有21%,但2015年已經(jīng)上升到60%。中國這個比例不到15%,還有巨大的提高空間。
對于篩查,有兩點很重要。
1.每一種癌癥的篩查方式都是不同的。
目前沒有一種靠譜的篩查手段能檢查多種癌癥。如果宣傳能篩查很多種不同癌癥的,99%是忽悠。每個人都應該多了解不同癌癥的篩查方式,以及推薦開始篩查的年齡(并不是越早越好)。
2.高危人群篩查價值最高,而且需要提早篩查。
癌癥篩查對高危人群最有價值。而且如果是某類癌癥的高危人群,比如吸煙者對于肺癌,乙肝攜帶者對于肝癌,還有各種遺傳性癌癥,篩查的年齡通常會推薦比普通人提前。
還是舉腸鏡的例子。對于普通人,通常推薦50歲開始用腸鏡篩查結(jié)直腸癌,但是,如果家里有相關(guān)癌癥病史,尤其是如果有直系親屬年輕時就被診斷結(jié)直腸癌,那么推薦篩查年齡會提前到40歲,甚至更早。
針對膀胱癌的篩查還沒有標準。理論上來講,通過檢測尿液中的一些腫瘤標記物是不錯的無創(chuàng)篩查選擇。目前好幾種膀胱癌篩查方法都在臨床測試之中,值得期待。
二、購買大病保險
美國人癌癥治療費用世界第一,遠超中國,但由于絕大多數(shù)人有保險,因此帶給家庭的壓力反而沒有對中國人的大。
中國的醫(yī)療保險,尤其是商業(yè)保險剛剛起步,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只有要等到已經(jīng)生病,需要花錢了才后悔沒有買保險。在健康的時候,就給全家買上大病保險,甚至人壽保險,是非常重要和必須的一筆投資。這能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雖然我們很努力地開發(fā)抗癌藥物,但在和癌癥的斗爭中,篩查比治療更有效。
保持樂觀心態(tài)也很重要
經(jīng)常有人問我:「菠蘿,樂觀積極的心情能抗癌么?」
我相信肯定有幫助。
一方面因為人體很復雜,越來越多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情緒能直接影響免疫系統(tǒng),另一方面,積極的心態(tài)能幫助人避免恐慌,做出理性的決定,這在抗癌中恐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能保持理性,抗癌成功的機會就已經(jīng)遠比其他人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