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過瘦過胖都不好,那么讓體重保持在什么度比較好?近日來自開灤研究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男士體重指數(shù)(BMI)在超重范圍內(nèi),即24~28kg/m2之間,全因死亡風險最低;對于女士,適宜的痩,則全因死亡風險低。
BMI就是體重與身高平方之比。該研究顯示,BMI和死亡風險呈“U”型關系,即使在校正年齡、血脂水平、吸煙飲酒史、體力活動、高血壓、糖尿病、心梗、卒中等因素后,依舊如此。
雖然胖不是什么好事,不過這項研究顯示,過痩也不好,當BMI<18.5kg/m2時,死亡風險也是會增加的,尤其是≤15.0kg/m2時,死亡風險最高。
不過不是過痩而是一般痩就可以放心了嗎?研究者指出,應用BMI這種指標還是有缺陷的,因為不能體現(xiàn)腹部脂肪。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整體不算胖,但肚子大,也不是什么好事。
具體到男女,該研究顯示BMI和死亡風險的關系還是有所差異的。
對于男士,BMI超出24~28kg/m2這個范圍,均會增加全因死亡風險;而且在BMI<18.5kg/m2時,死亡風險最高。而對于女性而言,則隨著BMI指數(shù)的增加,死亡風險高。
研究者指出,男女差異,或是由于其激素水平、生活行為等方式差異所致。
這項研究共納入18~98歲123384例受試者。平均隨訪7.39年共有6218人死亡,其中包括5770例男性和448例女性。
其中,根據(jù)中國相關指南,BMI在<18.5kg/m2,18.5~24.0kg/m2,24.0~28.0kg/m2,≥28.0kg/m2分別定義為輕體重、正常體重、超重和肥胖。在研究所設定的BMI為18.5kg/m2、24kg/m2、28kg/m2的三個切點的四分位水平上,全因死亡率分別為9.2%、5.2%、4.8%和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