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治療晚期膀胱癌的一線治療選擇,但是最近一項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Genetics上的最新研究表明,雖然化療方法能夠殺死大多數的癌細胞,但是同時也會推動剩下的尿路上皮癌細胞克隆發(fā)生遺傳進化產生藥物抗性
尿路上皮癌的治療選擇比較有限,多數病人在接受鉑類化療藥物治療后幾個月就會產生藥物抵抗。雖然近來免疫治療展現出癌癥治療新希望,但是對于這種已經對化療藥物產生抵抗的疾病來說仍然沒有理想的治愈方法。
來自康奈爾大學和特倫托大學的研究人員近來發(fā)現在病人進行化療治療后尿路上皮癌細胞會發(fā)生突變,這些突變?yōu)榘┘毎峁┝艘环N在化療治療中存活下來的進化優(yōu)勢。
研究進程:
他們收集了32名晚期尿路上皮癌病人的腫瘤樣本,這些病人處于疾病的不同階段,然后利用全外顯子測序技術對病人腫瘤樣本的所有編碼基因進行了測序分析。這32名病人中有28人在參與研究或參與研究后不久就出現了癌癥轉移,兩名病人在死后6小時之內進行了尸檢,研究人員從死亡病人身體的不同位置采集了組織樣本。隨后研究人員對比了未接受化療治療和接受化療之后腫瘤細胞的基因序列,找出了這兩種腫瘤細胞中相同和不同的基因突變。
研究人員發(fā)現上述兩種腫瘤細胞大部分基因突變都不相同,腫瘤發(fā)生擴散之后腫瘤細胞會獲得新的突變,與原位腫瘤也不相同,并且基因突變的出現一般發(fā)生在疾病發(fā)展的非常早期。這項研究對于開發(fā)靶向治療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臨床上通常只對一個腫瘤位點進行基因組檢測,無法捕獲整個化療治療過程中腫瘤細胞的完整基因變化。
進一步研究和應用前景
該研究還發(fā)現整合素信號途徑和L1細胞黏附分子信號途徑在化療之后積累的基因突變水平更高,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信號途徑中包含了預防和逆轉尿路上皮癌產生化療抵抗的潛在靶點。最后他們對化療藥物導致基因突變的機制進行了探索。
該研究或為開發(fā)治療膀胱癌的精準醫(yī)學策略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