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施治】
?、贊駸崽N(yùn)蒸
主證右上腹脹痛或隱痛,可向腰背部放射,甚或右上腹可捫及包塊,身目黃色鮮明,口渴或不渴,心中懊憹,納減惡心,小溲短赤,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
治法舒肝利膽清熱利濕退黃。
方藥大柴胡湯(《金匱要略》)合菌陳蒿湯(《傷寒論》)加減
?、跓岫緹胧?/strong>
主證發(fā)病急驟,身如金黃,高熱煩渴,腹脹滿疼痛,神昏譫語(yǔ),或衄血,便血,右上腹積塊痛不可觸,口苦口干,大便燥結(jié),舌質(zhì)紅絳,苔黃而燥,脈弦數(shù)或細(xì)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護(hù)陰
方藥犀角散(《千金要方》)加減
?、酆疂裼魷?/strong>
主證右脅腹隱痛或脹痛,右上腹包塊明顯,黃疸暗晦,納少脘悶,或見(jiàn)大便不實(shí),神疲畏寒,舌質(zhì)淡苔膩,脈象濡緩。
治法溫里助陽(yáng)利濕退黃
方藥茵陳四逆湯(《張氏醫(yī)通》)加減
?、芷㈥?yáng)虛衰
主證形體消瘦,右脅腹隱痛,可捫及包塊,身目俱黃,黃色晦暗,肌膚不澤,神疲畏寒,肢軟乏力,納差少眠,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苔膩,脈細(xì)或濡。
治法健脾溫中補(bǔ)養(yǎng)氣血
方藥小建中湯(《傷寒論》)加減
【辨病用藥】
本病多因肝郁氣滯,飲食不節(jié),濕熱壅阻,日久化火蘊(yùn)蒸于內(nèi),痹阻不通而成膽道癥塊,其病變部位涉及肝、膽、脾胃,主要病變?cè)诟文?,因此,治療上重在疏肝利膽,清腑退黃,通利滲濕。臨證時(shí),在辨證施治的基礎(chǔ)上還可選用本病常用的抗癌中藥,如藤梨根、野葡萄根、水楊梅根、蛇舌草、敗醬草、紅藤、山豆根、半枝蓮、蛇莓、龍葵、八月扎、土茯苓、蚤休等。茵陳有較好的退黃作用,不論何種類型的黃疸都可用,其他如田基黃、垂盆草、山梔、郁金、虎杖、大黃、金錢草、玉米須等均有退黃作用,可酌情選用。
【對(duì)癥加減】
如惡心嘔吐者可加半夏、竹茹、生姜;胸悶腹脹者加枳殼、大腹皮;便溏者加白術(shù)、淮山藥、茯苓;食滯者加山楂、谷麥芽、炙雞金、六曲等;脅痛者加香附、川楝子、白芍;面浮足腫者加白扁豆、薏苡仁、山藥、茯苓、豬苓等;腫塊明顯加夏枯草、鱉甲、昆布、海藻、生牡蠣等。
?。▽?shí)習(xí)編輯:劉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