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過輸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單采血漿還輸血球、腎移植、靜脈注射毒品、性傳播、母嬰傳播等傳染引起的。
1、急性丙肝急性丙肝主要分2型:
(1)急性黃疸型丙肝的癥狀:丙肝起病相對較緩,僅部分丙肝患者有發(fā)熱癥狀。少數丙肝癥狀以頭痛、發(fā)熱、四肢酸痛等為主,類似感冒。此型丙肝癥狀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qū)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變主要為ALT升高。隨著病情發(fā)展,丙肝患者自覺癥狀好轉,發(fā)熱消退,但隨后出現黃疸癥狀。部分丙肝患者可有一過性糞色變淺、皮膚搔癢、心動徐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體征伴有肝大、壓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輕度脾大。肝功能檢查ALT和膽紅素升高,尿膽紅素陽性。病情持續(xù)發(fā)展,丙肝癥狀逐漸消失,黃疸消退,肝、脾回縮,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
(2)急性無黃疸型丙肝的癥狀:此型丙肝除無黃疸外,其他臨床表現與黃疸型丙肝相似。相比之下,黃疸型起病更隱匿,丙肝癥狀輕,主要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惡心、腹脹,肝區(qū)痛,肝大,有輕壓痛及叩痛等。有些丙肝病例無明顯癥狀,易被忽視。實際上無黃疸型丙肝發(fā)病率遠高于黃疸型丙肝,無黃疸型占2/3之上。急性丙肝癥狀同樣比急性甲肝和乙肝癥狀輕微,甚至無明顯癥狀。多數丙肝病例無發(fā)熱,血清ALT呈輕中度升高即使是急性黃疸型病例,血清總膽紅素一般不超過52umol/L。
2、慢性丙肝丙肝慢性率達50%左右。急性丙肝病程超過半年,或原有丙肝病毒攜帶史而再次出現肝炎癥狀、體征及肝功能異常者。發(fā)病不明確或雖無肝炎病史,但根據組織學和影像學檢查符合慢性丙肝表現者。
以上對于什么是丙肝及丙肝的癥狀的介紹,希望會對大家更好地認識丙肝有所幫助。慢性丙肝的癥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乏力、頭暈、食欲有所減退、厭油、尿黃、肝區(qū)不適、睡眠不佳、可有肝大和輕度觸痛觸痛,可有輕度脾大。部分慢性丙肝病例無明顯癥狀和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