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腫瘤登記年報上看,中國的患癌情況是這樣的:
“全國每 6 分鐘就有 1 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天有 8 550 人成為癌癥患者,每 7 到 8 人中就有 1 人死于癌癥。”
癌癥確實越來越常見,一方面原因人類平均壽命越來長,另一方面原因在預防癌癥的道路上,人們做的還不夠好。那么如何在預防癌癥、發(fā)現(xiàn)癌癥、診斷癌癥的道路上,爭取做的更加好呢?
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的前6位,占所有新發(fā)癌癥病例的60%以上。這6種癌癥,均有其高發(fā)年齡段以及高危群體,并且都具備比較成熟的防癌體檢手段,只要我們能提高防范意識、定期體檢,就能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大大提高生存率及治愈率。
什么年紀最怕什么癌癥?
宮頸癌→21~65歲
高危人群:①(16歲前)過早性生活;②多伴侶;③感染HPV;④吸煙、吸毒、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低下;⑤宮頸病變。
體檢:主要檢查包括TCT檢查、HPV檢查、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活檢、病理檢查。
乳腺癌→35~69歲
高危人群:①未婚、未育、未哺乳;②長期精神壓抑、心情郁悶;③初潮早、絕經晚;④乳腺腫物、乳頭溢液;⑤有腫瘤家族史。
體檢:一年一次乳腺超聲檢查、45歲以上的還要做鉬靶檢查。
肝癌→40~69歲
高危人群:①慢性乙肝、丙肝患者以及攜帶者;②肝硬化;③肝癌家族史;④酒精肝;⑤脂肪肝;⑥黃曲霉素。
體檢:每半年做肝臟B超檢查和抽血驗甲胎蛋白。
胃癌→40~69歲
高危人群:①有胃癌家族史;②長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③消化道疾病,如胃潰瘍;④長期吸煙、飲酒。
體檢:每年一次胃鏡檢查,必要時取活檢。
食管癌→40~69歲
高危人群:①有食管癌家族史;②長期暴露于致癌物中,如亞硝胺和真菌霉素;③長期有消化道癥狀,如胃食管反流;④愛吃腌制、過燙飲食、燒烤、熏制食物;⑤抽煙、酗酒。
體檢:每年一次內鏡下碘染色和指示性活檢技術篩查,以及其他等等。
結直腸癌→40~69歲
高危人群:①有腫瘤家族史;②結腸息肉患者;③慢性結腸炎患者;④便潛血陽性患者;⑤長期便秘患者。
體檢:每年一次結腸鏡檢查,有結腸檢查禁忌的至少進行直腸指檢查,另外還有其他未提及的檢查,以醫(yī)生建議為準。
肺癌→50~75歲
高危人群:①有腫瘤家族史;②吸煙20年以及被動吸煙者;③有慢阻肺病史;④有職業(yè)暴露史。
體檢:每年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
Ps:以上推薦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經由專業(yè)醫(yī)生做出建議,再做相關檢查或診斷。
7個方法降低患癌風險
1、控制體重,不要胖也不要瘦
“胖”是萬病之源,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均與肥胖有很大的關聯(lián);太瘦,又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增加患病風險。所以,最好是能控制體質指數(shù)在正常范圍內。
2、積極運動,拒絕久坐、久站、久躺
最省錢最有效的防癌方法,非“運動”莫屬。有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有效預防13種癌癥,包括肝癌、肺癌、乳腺癌、結腸癌等。
3、少吃或不吃致癌風險高的食物,如腌制食品、燒烤食品、加工肉類、檳榔等
第一類致癌物,有明確的致癌作用,共116種,包括乙醇、黃曲霉毒素;第二類致癌物,有可能的致癌作用,共357種,包括鉛、丙烯酰胺。
4、遠離煙酒,已經染上的盡快戒掉
5、定期體檢,如果是癌癥高危人群更應該重視檢查
6、接種疫苗,如乙肝疫苗和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
7、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吃多糖、多鹽、多油脂的食物
總的來說,預防癌癥靠譜的方法,就是自動自覺把每一件防癌的小事做好,合理搭配、均衡飲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別妄想靠別人的督促、靠醫(yī)生的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