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胖毀所有”真不止是一句玩笑話。
這個社會處處充滿了對胖子的惡意:
坐地鐵的時候,被卡在了檢票口;
電梯超載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盯著你;
買衣服的時候,服務員建議你試試男款的···
說多了都是淚!
這不,惡意還在繼續(xù)···
“胖子更容易得18種癌癥”
這是浙江大學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王福俤團隊,最近發(fā)表在《國際癌癥雜志》上的研究成果。
團隊收集了4000萬人的樣本數(shù)據(jù),其中包括1525052名癌癥患者,涉及到23種不同的癌癥。經(jīng)過4到30年不等的隨訪,最終得出了“BMI與癌癥風險呈正相關關系”的結論。
★ 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膽囊癌、甲狀腺癌、絕經(jīng)后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腺癌、腎癌、肝癌、胃癌等18種腫瘤的發(fā)病率,會隨著人的變胖而升高。
★ 當BMI值每增加5個單位,這18種腫瘤的風險就會相應提高2%到48%(BMI=體重(kg)÷身高^2(m),大于25視為超重,BMI超過30即屬于肥胖)。
例如,一個身高1.75米、體重70公斤的人,他的BMI值就是70÷(1.75×1.75)=22.86。
而當他的BMI值提高5個單位時,即體重變?yōu)?5.31公斤時,他患食管癌的風險提高了45%、患腎癌的風險提高了20%、患肝癌的風險提高了18%···
★ 肥胖和癌癥之間的關系,在男人和女人間的具體體現(xiàn)并不完全相同。例如高BMI的男性更容易患直腸癌,而高BMI的女性更容易患腦癌和腎癌。
肥胖為什么會增加患癌風險?
——受激素、飲食影響
“我們認為是肥胖導致人體內激素水平出現(xiàn)問題,進而造成腫瘤的發(fā)生。”王福俤說,“比如BMI增加導致風險增加最多的子宮內膜癌,醫(yī)學上認為它與雌激素水平有關系,而肥胖則容易導致女性雌激素分泌紊亂。”
在這18種惡性腫瘤中,與激素相關的還有膽囊癌、甲狀腺癌、絕經(jīng)后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
另外,食管腺癌、腎癌、肝癌、胃癌則和飲食習慣、飲食內容有著密切關系,而飲食不當同樣會帶來肥胖問題。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如改善飲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等,都可能通過減輕肥胖而降低相關癌癥的發(fā)病風險。為了達到預防癌癥及其他慢性病的目的。”王福俤說。
現(xiàn)在減肥還來得及嗎?
“不過肥胖與癌癥之間作用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機制非常復雜,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肥胖與癌癥發(fā)生發(fā)展甚至預后相互關系的分子和細胞機制也是未來醫(yī)學與生命科學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王福俤說,“接下來我們還要做的研究,是肥胖人群減肥后,這些腫瘤風險會不會相應降低。”
不管了,還是減了再說吧。畢竟肥胖對健康的影響可不止在癌癥。
肥胖增加了心臟負擔,引起血液粘稠、血管堵塞、胰島素分泌紊亂等一系列問題,進而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
我們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卻不能不在乎自己的健康。
不說了,減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