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被中醫(yī)稱之為“神闕穴”,是一個神奇的“養(yǎng)生機關(guān)”。
它是全身穴位中唯一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與人體十二經(jīng)脈相連,和五臟六腑相通。
常按肚臍,有溫通陽氣,健脾和胃,強壯祛病,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
肚臍調(diào)理“百病”
1.失眠:
黃連肉桂藥膏敷肚臍
取等量的黃連和肉桂,烘烤為細末,用蜂蜜調(diào)成糊備用。用酒精給肚臍消毒,然后將備好的藥膏敷在肚臍上,再用膏藥貼附固定,12小時取下。
此方適用于失眠伴隨心煩、心悸者,中醫(yī)認為,這種失眠屬于心腎不交型。治療期間,要禁食生冷油膩。
2.暈車:
生姜貼肚臍
切一片生姜,用膠布貼在肚臍上,坐車前半小時貼上。半天之后再換一次,讓你一整天不暈車。
3.腹脹:
萊菔子貼肚臍
將文火炒黃的萊菔子研成細末。取10克藥面,與米酒調(diào)成直徑3厘米的薄餅。肚臍消毒后,將藥餅蓋在肚臍處,再用紗布固定。
每12小時換一次藥。治療期間,不要吃生冷油膩食物。
4.肚子著涼:
艾灸肚臍
艾灸可以袪濕散寒、止血止痛,另外還有溫血活血、健胃強壯等功效。而神闕穴是養(yǎng)陽氣效果很好的一個保健穴,所以肚子著涼、手腳發(fā)涼時很適合艾灸這個穴位,可以起到振奮體內(nèi)陽氣、溫通經(jīng)絡(luò)的作用。
灸的時候,艾條離開皮膚一段距離(一般2~3厘米),以感到熱度而不燙傷皮膚為前提。灸的時間在10~15分鐘之間。
如果實施起來不太方便,也可以灌一個熱水袋,放置在肚臍上,用熱敷的方法來代替艾灸。
5.痛經(jīng):
艾草敷肚臍
把艾草搗成碎末,滴點香油攪成糊狀敷在肚臍上,用膠布貼好,會感覺一股暖流慢慢從肚臍中涌入。也可以雙手搓熱疊放在肚臍上揉按,或艾灸肚臍、或熱敷肚臍,緩解痛經(jīng)。
6.尿失禁:
五味子敷肚臍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咳嗽、大笑或彎腰時,尿液會不由自主地流出。這是壓力性尿失禁。用蔥白五味子泥敷肚臍可幫助防治壓力性尿失禁。五味子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作用,蔥白能宣通上下陽氣。
取五味子15克,用200毫升黃酒拌勻,置罐內(nèi),密閉,隔水蒸之,待酒吸盡取出。取2寸連須蔥白3段,與五味子共搗成泥,用紗布包裹,每晚敷肚臍,再用膠布固定8~10小時后去掉,次日換新藥泥,7天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