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患者與阿司匹林的“約定”
摘要:其實阿司匹林的通用名為乙酰水楊酸,用于治療疾病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大劑量用于解熱鎮(zhèn)痛,小劑量為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大量的臨床證據(jù)證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獲益。
腦血栓是腦梗死的俗稱,也稱為中風、腦血管意外、缺血性卒中,是向大腦供應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血管在某一部位阻塞而引起的疾病。其發(fā)病率很高,每年我國新發(fā)的腦血栓患者約160萬人,同時具有高復發(fā)的特點。所以腦血栓患者的二級預防(發(fā)病后的預防)尤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
生活方式的改變(運動、戒煙、限酒、清淡飲食)。
危險因素的控制(如高血壓、
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使用阿司匹林預防腦血栓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腦血栓發(fā)生后,醫(yī)生一般會讓您服用阿司匹林。您對此藥了解嗎?
其實阿司匹林的通用名為乙酰
水楊酸,用于治療疾病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大劑量用于解熱鎮(zhèn)痛,小劑量為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大量的臨床證據(jù)證實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獲益。
腦血栓患者如何正確服用阿司匹林呢?
可以從腦血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六個約定談起!
約定一
阿司匹林需要長期服用,也就是終身服用,無特殊情況一般不能間斷,即使在癥狀完全消失后(如肢體輕癱的患者完全康復)也不能停用。但遺憾的是調(diào)查顯示仍有一半患者沒有堅持服藥!
約定二
只需要每天服用一次,每次75-100mg(常見的規(guī)格有每片100mg、50mg以及25mg三種,一定要注意規(guī)格哦)。有調(diào)查顯示,近四成的患者服用劑量
不夠,雖然每天服用了一片,但只有25mg或50mg,這些都不能達到預防血栓的目的,因為有證據(jù)顯示,每天劑量小于75mg,其預防血栓的療效不好。
約定三
飯前整片吞服,不能掰開、嚼碎或研碎。
(談到飯前,大家可能害怕飯前服藥會對胃有刺激。其實不用緊張啦!現(xiàn)在市售的用于抗血栓的小劑量阿司匹林都為腸溶片,具有抗酸性,對胃黏膜的刺激是很小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掰開、咀嚼、嚼碎或研碎后,腸溶片的結(jié)構(gòu)就會被破壞,造成對胃黏膜的刺激,甚至誘發(fā)胃潰瘍。)
約定四
阿司匹林既療效確定,又價格低廉(最高日費用不超過0.6元),所以更應約定“白首到老”而長期服用。
約定五
服用阿司匹林期間不宜飲酒,因可導致胃出血或出血時間的延長。
約定六
在長期使用阿司匹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有無消化不良、腹部疼痛;有無黑便;有無鼻腔出血、皮膚瘀斑等;若出現(xiàn)上述情況,應盡早聯(lián)系醫(yī)生或藥師。在手術(shù)前或就診時要告訴醫(yī)生在服用阿司匹林,尤其手術(shù)前,以便于醫(yī)生決定是否停用阿司匹林。
在下列特殊情況下,腦血栓患者與阿司匹林可能要“保持距離”:
離阿司匹林“越遠越好”(即嚴禁使用)的情況: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對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楊酸鹽,或藥品的任何其它成份過敏;有水楊酸鹽或含水楊酸物質(zhì)、非甾體抗炎藥導致哮喘的病史;出血體質(zhì);妊娠的最后三個月;嚴重的肝功能、腎功能以及心功能衰竭;正在服用氨甲蝶呤(劑量為15mg/周或更多)。
保持適當距離(即謹慎使用)的情況: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史;正在服用抗凝藥物;肝、腎功能或心血管受損的患者;嚴重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患者,阿司匹林可能會引起哮喘發(fā)作或其它過敏反應,還可能誘發(fā)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