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是較常見于妊娠期的疾病,也是孕婦和胎兒致殘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壓可增加胎兒生長受限、胎盤早剝、產(chǎn)婦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急性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適當控制血壓可降低
母嬰死亡率。妊高癥的發(fā)病率大約為15%,在所有產(chǎn)前入院的病例中,有25%的患者因高血壓接受治療。
妊娠高血壓:指妊娠后20周,孕婦發(fā)生高血壓(≥140/90mmHg)或血壓較孕前或孕早期升高≥30/15mmHg;測量血壓至少2次,1次/6h。
1、當血壓<150/100mmHg時,可以僅進行生活方式干預。
妊娠合并輕度高血壓患者,尚無證據(jù)表明藥物治療可以給胎兒帶來益處或預防先兆子癇。此類患者可進行非藥物治療,并積極監(jiān)測血壓,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等相關檢查。
2、當血壓≥150/100mmHg時,特別是合并蛋白尿時,應考慮啟動藥物治療。
3、血壓控制目標值<150/100mmHg。
二、藥物選擇原則
1、有效控制血壓同時,應充分考慮藥物對母嬰的安全。
2、很多中成藥的妊娠安全性不確定,而且有明顯降壓作用的中成藥多為中西藥復方制劑,因此不建議用中成藥治療。
妊娠期禁用的中藥主要包括:雄黃,砒霜,斑蝥,馬錢子,蟾酥,甘遂,芫花,川烏,草烏,
半夏;牛膝,川芎,水蛭,虻蟲,大黃,芒硝,附子;桃仁,紅花,枳殼,桂枝,黃連,梔子等。
三、妊娠不同時期降壓藥物的選擇
1、甲基多巴、拉貝洛爾和硝苯地平,是妊娠期首選降壓藥物。
甲基多巴,中樞性降壓藥,F(xiàn)DA妊娠分級B類。甲基多巴能通過胎盤,臍血藥物濃度與母血中的相近。廣泛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未發(fā)現(xiàn)對胎兒產(chǎn)生嚴重不良影響。
拉貝洛爾,α1和β受體阻斷劑,F(xiàn)DA妊娠分級C類。拉貝洛爾能通過胎盤,臍血中平均藥物濃度為母血藥物峰濃度的40%~80%。目前尚無關于應用本致胎兒畸形的報道。
硝苯地平,鈣通道阻滯劑,F(xiàn)DA妊娠分級C類。一般認為不降低子宮-胎盤的灌注,對胎兒無不良影響。在應用硫酸鎂的同時用鈣道阻滯劑可使血壓急劇下降,務須注意。
2、ACEI、ARB有致畸等不良反應,禁用于妊娠高血壓患者。
有妊娠計劃的慢性高血壓患者,一般在妊娠計劃6個月前停用ACEI或ARB類藥物,換用拉貝洛爾和硝苯地平。
3、妊娠早期原則上采用盡可能少的藥物種類和劑量。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降壓藥物對妊娠高血壓患者是絕對安全的。除甲基多巴屬于B類水平外,多數(shù)降壓藥物屬于C類水平。應充分告知患者,妊娠早期用藥對胎兒重要臟器
發(fā)育影響的不確定性。
4、妊娠20周后胎兒器官已形成,可選藥物見下表。
肼屈嗪(肼苯噠嗪),血管擴張藥,F(xiàn)DA妊娠分級C類。肼屈嗪可通過胎盤,臍血中藥物濃度稍高于母血。妊娠早期應用未發(fā)現(xiàn)對胎兒有致畸作用。由于不影響子宮-胎盤血液灌注,對胎兒較安全,故較普遍用于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尤適用于子癇患者的降壓。
氫氯噻嗪,利尿劑,F(xiàn)DA妊娠分級B類。氫氯噻嗪能降低血容量,影響子宮-胎盤灌注量,可致胎兒及新生兒產(chǎn)生黃疸、血小板減少等,故不主張在妊娠期使用利尿劑。但對于妊娠前即已應用及孕期在20周以內(nèi)者尚可考慮使用。妊娠20周以后或出現(xiàn)妊高征癥狀者則不應繼續(xù)使用。
四、聯(lián)合用藥
單藥治療若效果不理想,可聯(lián)合應用甲基多巴與肼屈嗪、拉貝洛爾與肼屈嗪,或拉貝洛爾與硝苯地平。
五、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壓
1、拉貝洛爾:20mg,靜脈注射;1~2mg/min靜脈滴注。
2、烏拉地爾:10~15mg,緩慢靜脈注射;靜脈滴注最大藥物濃度為4mg/ml,推薦初始速度為2mg/min,并根據(jù)血壓情況調(diào)整。
3、尼卡地平:0.5~10g(/kg?min),5~10分鐘起效。
4、硫酸鎂:對重度先兆子癇,建議硫酸鎂5g稀釋至20ml,緩慢靜脈注射(5分鐘),維持量1~2g/h;或5g稀釋至20ml,深部肌內(nèi)注射,每4小時1次??偭?5~30g/d。注意中毒反應。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腱反射和不良反應,并確定終止妊娠的時機。
溫馨提示:因硝普鈉可增加胎兒氰化物中毒風險,因此不建議使用,除非其他藥物療效不佳時可以考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