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丸劑
丸劑是指原料藥物與適宜的輔料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固體制劑,系我國中醫(yī)藥的傳統(tǒng)劑型之一,最早見于先秦時期的《五十二病方》。即使在現(xiàn)代制藥工業(yè)極大發(fā)展的今天,中藥丸劑仍是大眾日常服用的最廣泛的劑型之一。
丸劑的分類
丸劑因制作方法和賦形劑不同,分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蠟丸、濃縮丸、滴丸等。
水丸系指飲片細粉以水(或根據(jù)制法用黃酒、醋、稀藥汁、糖液、含5%以下煉蜜的水溶液)為黏合劑制成。
水丸體積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崩解快,便于吸收,一般適用于解表劑、清熱劑、消導劑等。可將易揮發(fā)、刺激性等藥物包裹在內層,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或將緩釋、速釋藥物分別泛入丸劑內、外層,制成長效制劑。如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
蜜丸系指飲片細粉以煉蜜為粘合劑制成,其中每丸重在0.5g以上的稱大蜜丸,每丸重在0.5g以下的稱小蜜丸。
蜜丸能增加藥物的滋補作用,矯正某些藥物的不良味道;延緩藥物的溶解吸收,使藥效緩和持久,主要用于滋補藥或用于治療慢性疾病。如烏雞白鳳丸丸、小兒至保定錠、牛黃清心丸等。
水蜜丸系指飲片細粉以水和煉蜜為黏合劑制成。
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作用緩慢、持久,一般適用于補益劑。如補脾益腸丸、桂附地黃丸等。
濃縮丸系指飲片或部分飲片提取濃縮后,與適宜的輔料或其余飲片細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為黏合劑制成。
體積小,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攜帶方便。如六味地黃丸、消渴丸、安神補心丸等。
糊丸系指飲片細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為粘合劑制成。
硬度較大,崩解緩慢,既可延長藥效,又能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含毒性飲片或刺激性飲片以及需延緩藥效的方藥,可制成糊丸。如小金丸、西黃丸等。
蠟丸系指飲片細粉以蜂蠟為黏合劑制成。
蠟丸在體內不崩解,直接從體內排出,類似于現(xiàn)代的骨架型長效制劑。適用于含有較多毒性飲片及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或要求在腸道吸收的藥物。如婦科通經(jīng)丸、三黃寶蠟丸等。
滴丸系指原料藥物與適宜的基質加熱熔融混勻,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質中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制劑。
丸劑服用的注意事項
?。?)中成丸藥和西藥配合應用治療,無論先服用哪種藥品,兩者之間最好間隔開30分鐘。
(2)一般丸劑宜以少量溫開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應嚼碎后或分成小粒后再用溫開水送服,部分急救丸劑直接含于舌下。
(3)治療胃痛、嘔吐的丸劑(如藿香正氣丸或附子理中丸),可采用生姜煎湯送服,以增強藥物作用。
(4)治療痛經(jīng)的丸劑(如艾附暖宮丸)可用溫熱的紅糖水送服,增強藥物散寒活血作用。
?。?)治療慢性腸炎的丸劑(如補中益氣丸),可用大棗煎湯送服增強藥物補脾益氣作用。
?。?)治療中風偏癱、口眼歪斜的丸劑(如大活絡丸),可用黃酒送服。
?。?)鎮(zhèn)靜安神類丸劑(如天王補心丸),宜臨睡前半小時服。
(8)防治習慣性流產(chǎn)和先兆性流產(chǎn)的丸劑(如滋腎益胎丸),可用淡鹽水或蜂蜜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