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總給人一種窩囊,無能,好說話的形象。他其實很孤獨,害怕被人排斥。表面上是他幫別人,實際上是別人的請求在心理上幫了他。
有一種人叫“老好人”。他們的存在似乎就是讓那些精明的人利用。
但別人只是在需要利用他的時候,才會和他顯得熱情,顯得重視他,不需要根本不會正眼看他。他以為討好別人是人緣好的一種方式,但不知道人家只是利用他,而不是真瞧得起他。
老好人總給人一種窩囊,無能,好說話的形象。當別人叫他幫忙的時候,他不敢拒絕別人,害怕得罪人。他內(nèi)心有道德感,覺得不幫別人對不起別人。有時候付出自我?guī)蛣e人后,痛恨自己,但往往又接著干。
他其實很孤獨,害怕被人排斥。
在這里要說一下,老好人不是好好先生哈,好好先生是裝的,但老好人是心理動物。兩者是形似神不似,是不同的心理物種。
讓我們走進一下老好人的內(nèi)心世界,問一下:他為什么害怕得罪人?為什么要留給別人好印象?為什么有不幫人就覺得對不起別人的道德感?
就是說,他為什么那么在乎別人,在乎別人有求于自己?
答案是:他潛意識里感覺到自我的卑微,無價值感,一直在麻木,逃避自我。
那么,如果有人主動找他幫忙,讓他覺得自己有點價值,受人重視的機會也就來了。別人請他幫忙,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他治療自我無價值感的藥方。
所以,如果老好人一直期待和某些人搞好關系,得到他們的重視,那么,當這些人開口,而且?guī)偷拿σ彩桥e手之勞,他就會很欣喜地去干。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不是他幫別人,而是別人在心理上幫他!
人的心理,有時候就是這樣讓人唏噓慨嘆。
但如果找他幫忙的人不是他一直期待搞好關系的,或者幫的忙也不是舉手之勞,他內(nèi)心就陷入了掙扎。
之所以掙扎,是因為這個時候不是別人幫他找到自我價值感了,而是他要付出自我去為別人。那么,內(nèi)心里就隱隱有一種要為別人付出甚至被別人利用的感覺。他是想拒絕的。
但是,他害怕。因為如果他拒絕別人,也就埋下了有可能別人會恨他、傷害他的隱患。
但如果還僅僅是這樣,他就不是老好人了,而是其它人了。他之所以是老好人,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有道德感在說話!
對于一個老好人來說,道德感有兩個功能,一是他確實是好人,不幫別人,他無法對自己交代;二是他要進行心理保護,即用道德感來偷換概念,掩蓋掉他得罪別人的恐懼,不是去想我如果拒絕別人有什么后果,而是審視自己:我不幫別人明顯是不會做人,對不起別人?。?/p>
于是,道德感雙管齊下,他終于在心理上壓服自己,要去幫。但自己也知道這是在自我強迫。
所以,又恨自己:為什么我這么無能,為什么要犧牲我自己去幫別人?
當然,如果別人回報自己,那他就得到補償了,這種感覺將煙消云散。但如果別人以后鳥都不鳥自己呢?他就會有一種被別人當傻瓜耍、利用的感覺。心理后果就是:恨自己,恨別人。
恨自己意味著什么?他會越加感覺到自我沒有價值,自貶更加嚴重,而自我沒有價值,也意味著更加期待別人重視,更加期待別人給他一個重視他的自我價值的機會!
恨別人呢?由于他有道德感,恨的那一瞬間,他可能會恨抽象的所有人,認為所有人都在耍他,但是,他恨的其實只是抽象的人和原來耍他的人,不是其它具體的人!這是有道德感的人和沒有道德感的心理變態(tài)的人的一個區(qū)別!對于后者來說,只要有一個人傷害他,他會恨所有的人,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
所以,盡管被別人耍,被別人利用,如果有人找老好人幫忙,他還是要幫,因為他對那個人無恨,而且因為恨自己導致自我更加沒有價值感,更加期待別人重視,他實際上更加需要有人找他幫忙!
這就是老好人最大的悲?。涸谛睦砩辖o自己下了一個套,就一直鉆著出不來,惡性循環(huán),越搞越糟。有的人終其一生,甚至是被別人利用,活得窩囊,找不到自我價值感的一生。
我們要做好人,但不能做老好人!
而走出心理上那個圈套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拒絕,第二步,學會審視自我。
如果你的親人、朋友是老好人,總也改不了,該怎么讓他們改變?在這里我有兩個比較狠的招數(shù):第一個,對他說那些人只是想利用他,根本就看不起他,然后問他,你幫親人、朋友多少?第二個,對他說,一般來說,一個人要幫別人,自己要有本事,你的本事是什么?
第一招,是激起他對親人、朋友的道德感,第二招,是激起他的自我無價值感,逼他面對自我,而不是靠幫別人的忙找感覺。這兩招都是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