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獨生子女家庭
關于中國到底有多少獨生子女家庭,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這主要是因為獨生子女狀態(tài)的動態(tài)性。也就是說,一個人是不是獨生子女,這種狀態(tài)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其父母再次生育,那么他(她)的獨生子女身份就會失去。
人口學將獨生子女分為終身獨生子女和屆時獨生子女。終身獨生子女指的是此人的獨生子女屬性將保持終身不變;而屆時獨生子女指的是,在某個時點為止,此人沒有其他兄弟姐妹。
人口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屆時獨生子女的年齡越大,變化為非獨生子女的可能性就越低。
北京大學人口學者郭志剛、復旦大學人口學者王豐、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人口學者蔡泳在合著的《中國的低生育率與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判斷,當一個屆時獨生子女滿10歲時,如果生育政策方面沒有大的變化,基本可以視為就是終身獨生子女。按照這個口徑,他們估計,2005年全國30歲以下人口中終身獨生子女數(shù)量為1.5億人。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jīng)濟研究所人口預測專家王廣州運用人口抽查數(shù)據(jù)和計算機仿真模型估計,2010年全國獨生子女的總量在1.45億。這個結果與郭志剛等人估計的1.5億人相差不多,但卻與國家人口計生委在2007年公布的9000萬獨生子女總量相差懸殊。
據(jù)郭志剛等分析,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么大的懸殊,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計生委在統(tǒng)計時采取了較低的年齡上限,排除了很多年齡較大的獨生子女;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根據(jù)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登記人數(shù),會存在漏登的情況。最后,還有可能是依據(jù)了很高的出生漏報率和較高的生育率估計。
按照1.5億獨生子女家庭計算,若僅計算獨生子女與其父母,按照3人的家庭規(guī)模,生活在獨生子女家庭的人口就有4.5億之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事實上,考慮到祖父母輩,獨生子女家庭涵蓋的人口比例更高。
獨生子女家庭原本也可能是一種自然的家庭結構,由于疾病、意外、生育意愿等多種原因也會造就一定數(shù)量的獨生子女家庭,但比例較低。
多重風險
在一些人眼里,獨生子女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幸運兒。父母甚至包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只有這一個寶貝。而事實上,這種獨享的愛既是一份財富,更是一種風險。
北京大學人口學者穆光宗曾在2002年在寧夏、甘肅、浙江、湖南、四川等五個省份調查獨生子女家庭狀況。他深刻感受到,獨生子女家庭本質上屬于高風險家庭,風險就在于其唯一性。
這種風險可以分為家庭和社會兩個不同的層面。從家庭層面看,首先就是獨生子女的死亡風險。這并不意味著獨生子女的死亡率更高,而是說,當獨生子女死亡時,其父母因為沒有其他的孩子,其喪失孩子的痛苦更加巨大和難以彌補。
其次是病殘風險。獨生子女一旦病殘,不僅自己無法贍養(yǎng)父母,可能還需要父母的照料,給父母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經(jīng)濟壓力。
其三是教育風險。雖然說起來獨生子女獨享了父母的愛和教育投資,可能享受到更加優(yōu)越的教育資源,但是往往會陷入“獨子難教”的困境。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養(yǎng)老風險。獨生子女家庭的養(yǎng)老風險不光包括獨生子女父母的養(yǎng)老,也包括獨生子女本身的養(yǎng)老問題。
就獨生子女的父母來說,只有一個孩子,意味著更有可能更早“空巢”,老來孤獨居住。一旦出現(xiàn)傷病,一個孩子所能提供的資金和照料都相對有限。“421”的家庭結構將使年少時飽嘗寵愛的獨生子女們在中年之后背負巨大的養(yǎng)老壓力。
穆光宗認為,獨生子女本人,也存在一定的養(yǎng)老風險。一旦父母終老,自己再婚姻不幸,又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扶持,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從社會層面,獨生子女也意味著巨大的社會風險。首先是勞動力供應風險。由于大量獨生子女存在導致少子化程度嚴重,年輕勞動力供應不足。自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已經(jīng)開始以每年數(shù)百萬的幅度凈減少。總量減少的同時,勞動年齡人口還出現(xiàn)年齡老化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勞動年齡人口不僅越來越少,也越來越老,這將給勞動力供應帶來巨大壓力,進而影響到經(jīng)濟增長。
44歲的王青懷抱著剛滿月的女兒,滿臉擔憂。3年前,她17歲的兒子不幸溺水身亡,王青成了“失獨”父母中的一員。
盡管丈夫不同意,王青堅持生了女兒??蓯鄣男∨畠喊参苛怂驗槭鹤右呀?jīng)破碎的心。但是想到自己和丈夫日漸衰老,還要擔負起撫養(yǎng)幼女的重任,王青常常覺得心頭沉甸甸的。
無論如何,王青還是幸運的。根據(jù)王廣州的估計,30歲以下的獨生子女中15歲以上的為5400萬人左右。這些獨生子女如果發(fā)生死亡,其父母再生育的可能性很小。
據(jù)王廣州2013年發(fā)表的《獨生子女死亡總量及變化趨勢研究》,2010年累計死亡獨生子女數(shù)量超過100萬,每年新增獨生子女死亡數(shù)量為9.5萬。如果按現(xiàn)行生育政策不變(即僅放開雙獨二孩政策),預計2050年獨生子女數(shù)量將累計達到3億人左右,累計死亡獨生子女數(shù)量達1184萬人。
鑒于此,王廣州提出,獨生子女死亡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積累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盡管2007年全國開始建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但還是很難真正解決大量“失獨”家庭面臨的實際問題。
人口學者易富賢建議,當務之急是果斷調整獨生子女政策,減少今后“失獨”家庭的數(shù)量。穆光宗則建議,中國人口政策應該迅速轉型,從“以數(shù)為本”到“以人為本”,從“數(shù)量控制”到“結構優(yōu)化”,從“人口虧損”到“人口儲備”進行轉變。
《不敢死,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爸媽只有你》,作者楊熹文,網(wǎng)上人稱老楊,常住新西蘭,代表作《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
原文如下:
我人生中唯一一次覺得不該堅持夢想的時刻,是出國后的第三年,我第一次回家小住二十天,因為有事要去朋友的城市,才在家停留了幾天便沒心沒肺地拿著行李上路了。
那天早晨我送媽到公司班車車站,再轉身去找自己的公交站,過到馬路對面的時候,下意識地轉頭看,車水馬龍的熱鬧清早,街邊擠滿賣早點的攤鋪,越過小販激烈的叫賣聲,我看見那站在馬路另一頭的我媽媽,整個人呆呆地望著我的方向。這個將近五十歲的女人,肩膀聳動,鼻尖通紅,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流滿了整張臉,她看著即將離開自己的女兒,竟傷心地哭成了孩子。
那天一整天都在下著雨,在趕往朋友城市的一路上,窗外的景色都是濕答答的暗色調。我在心里狠狠地扇自己耳光,甚至幾次下了決心,不然就不走了,永遠和爸媽在一起。
這是我離開家三年后第一次回家,作為爸媽唯一的孩子,這是多么自私的行為,可我總是能為這件事找出若干冠冕堂皇的借口,“學校假期好短啊,我有很多功課要做的!”“我現(xiàn)在打工的地方很好,不想因為回國就辭掉!”“回國幾周這邊的房租還要照交,多不劃算??!”……
二十幾歲的我,實在是個沒良心的年輕人,我認定自己是個闖四方的女漢子,而不是我媽想讓我成為的乖乖女。
爸媽口中那個“在銀行上班和爸媽住在一起快要結婚了未婚夫是個老實人”的小紅或是小麗,我一丁點都沒興趣去打聽。我是個江湖青年,滿腦子都是闖蕩四方的豪心壯志,我向往瑞士的雪山和倫敦的建筑,憧憬埃菲爾鐵塔和撒哈拉沙漠,我甚至在墻上的地圖標出南極的方位,相信自己有一天總會到達……
于是我總是有做不完的作業(yè),打不完的工,攢不夠的錢,計劃不完的未來。爸媽有時期盼地問起“孩子什么時候回家呀?”,我心虛地回答,“就快了,就快了。”我就這樣敷衍了他們?nèi)?,我的爸媽也為此等待了三年?/p>
我不在的日子里,微信就是我和爸媽之間的紐帶,我和爸媽的交流,全隔著小小的手機屏幕。
這一端,我在早晨起床時看見媽為我精心布置的房間,在課間休息時看到爸為陽臺的盆景做了個小鳥巢,晚上去打工的路上收到花園里枸杞結果的照片,又在無數(shù)個入夢前的深夜收到爸媽隔著時差的“晚安”,我從未錯過他們生活的任何一個重大細節(jié),可是爸媽的另一端,卻沒有這樣頻繁響起的提示音,我說“媽我和同學吃飯呢一會再說”,“爸我累了改天聊”,于是他們只能從我的只言片語里,盡力地拼湊出我的生活全貌。
我從童年時就開始發(fā)誓長大后一定要遠走他鄉(xiāng),因為爸媽從未停止過爭吵。這個家有很多快樂的時刻,但并不總是持久,我看見媽摔爛了家中的花盆,爸喝醉了跌跌撞撞地深夜晚歸,我作為唯一的觀眾,只能窩在角落里啜泣,把發(fā)誓要遠行的想法一遍遍隨指甲掐進手掌中。我的媽媽,因為這樣的生活,總是很難開心,很容易因為我的任何調皮和不優(yōu)秀而動怒,我的屁股常常布滿巴掌印,而爸爸往往沉默地坐在床邊觀看,或者去做殘酷的幫兇,我一直都淺淺地記恨著。
成年之后,爸媽的性格隨年齡變得圓厚,媽不再歇斯底里地指責我爸,而爸也不再喝到不省人事,但是在大學畢業(yè)后住在家中的一段時間里,又讓我感覺到了親情的束縛。我晚歸不得超過七點鐘,不然爸媽就會瘋狂地打我的手機;我不能十一點鐘后睡覺,媽會一遍遍敲響我房門,叮囑我“快睡吧孩子”;我也不能略過任何一餐,爸會受挫一樣地自言自語,“這不是我姑娘最喜歡吃的一道菜么?怎么連筷子都不動一下。”
臺灣文學家蔣勛說,“母愛有時候也是一種暴力,盡管我和我的媽媽很親,但母愛有的時候真是暴力,因為她不知道這個愛對于一個青少年來說是多大的負擔。”這是在那段時間內(nèi),我對爸媽的看法,愛意過濃,束縛太多,接近暴力。
所以當我遠行時,就像一只掙脫了牢籠的鳥,迅速地投奔了天空的熱鬧,以至于常常忽略了爸媽發(fā)來的近況。我記不起媽去廣場跳舞,后來因為老師要統(tǒng)一著裝,她就不去了,甘愿在家為我的房間擦灰;我也忘記了爸推掉了酒局,只愿意在家伺弄花園,或者一遍遍看我的藝術照;爸媽的生活無聊而空洞,我不在家這一事實讓他們失去了生活的目標,曾經(jīng)每日為我準備三餐看我吃到肚皮圓漲的日子,在陽臺上目送我上學去的背影一點點縮小的日子,每個學期末在火車站等待我列車到達的日子,歲月統(tǒng)統(tǒng)都將它們剝奪了去。
爸爸朋友的孩子和我一同在新西蘭生活,回國的時候去我家做客。她后來和我說,“你媽媽握著我的手,反復摩挲著,什么都沒說,眼淚就流出來了。”而過年時我的親戚在qq上發(fā)來消息,“大家吃著飯喝著酒,突然有人說起了你,你爸就捂著臉哭了起來。”那時候我心里那個遠行的孩子才真正肯停下來,迫不及待地向家的方向奔跑,四處飛濺著眼淚。
直到我回家后,才真正一點點意識到爸媽經(jīng)歷的煎熬。除去那個我媽哭到讓我想放棄夢想的時刻,還有爸每天都變著花樣準備的晚餐,媽失眠了幾年的老毛病突然間不治而愈,愛聚會的爸總是翹了班回家,甚至有一天我和媽走在路上,一向節(jié)儉到極致的她竟然肯在路邊乞丐的碗里放上幾塊錢。她哼著歌,我的心里卻只聽見酸楚。
我第一次體會到獨生子女父母的孤獨,是在國外酒吧打工的時候。酒吧里有一些賭博機(在新西蘭賭博合法),有些中國老年人語言不通無處可去,就經(jīng)常來這里消磨時間,拿幾枚硬幣把玩大半天。我有時和他們聊天,他們講的最多的就是兒女。
一位伯伯說,他二十幾年前和老伴來新西蘭定居,在這里生育一個女兒,那時夫妻倆辛苦經(jīng)營一家中餐館,無暇照顧孩子,結果長大后的女兒完全融入西方文化,不會說也不想說一句中文。老伯有一次拿了一些英文資料,不好意思地問我,可不可以教他一些簡單的詞語。后來又拿出一張畫滿符號的紙,他說自己想買個iPad跟上女兒的時代,這些符號全部照抄女兒iPad頁面,希望我能告訴他這些奇奇怪怪的字符都代表什么。
我盡力回答老伯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小心翼翼地用最直白的語言解釋。因為看到老伯,就想起了我的爸媽,我希望他們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身邊就正有一個愿意幫助他們的人,而我更希望,當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時,我就在他們的身邊。
我和朋友討論過獨生子女的問題,他說,“集千萬寵愛于一身,也集千萬孤獨于一身。”我點頭同意,卻不禁想我們的父母,才是最孤獨也最缺乏安全感的存在。朋友說,他上小學的時候,正在上語文課,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著課本,校長突然走進來沖著老師耳語一番,結果她丟下課本瘋一般地跑出去。后來才知道,那個四十幾歲的女教師,唯一的兒子,在幼兒園玩游戲的時候,被一輛倒退的卡車卷進車輪里。后來女教師再也沒出現(xiàn)在講臺上,聽過的最多的傳聞是,那個曾經(jīng)看起來幸??鞓返哪赣H,瘋掉了。
我小時候也有過差一點令爸媽崩潰的經(jīng)歷,八歲時和爸媽說去附近小花園玩,二十分鐘就回家,結果半路上遇見了小伙伴,就去她家里玩布娃娃,直到天色漸晚才想起來回家。打開家門的那一瞬間,守在家里的媽撲向我,痛哭流涕,眼睛紅腫,后來爸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時,早已報了警,走遍了附近所有的街區(qū)找我喊到嗓音嘶啞。這件事在爸媽的心里埋下了一顆擔憂的種子,直到現(xiàn)在他們還在一刻不停地擔心著,“平時別去不認識的地方”“開車不要太快”“晚上回家注意安全,鎖好門”……
我就從這樣的叮囑中意識到獨生子女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對于已經(jīng)不再年輕的父母,大概他們對我們的期待,就像是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的,“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有一次看見知乎上討論,獨生子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人回答,“不敢死,不敢遠嫁,特別想賺錢,因為他們只有我”,我不知道別的獨生子女是否有這樣的感覺,這句話戳中了我的心聲。我的人生中有過很多不如意,幾次想不開,最后令自己豁達的,也只有“我走了,爸媽就什么都沒有了”。我的心里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設想這樣的結局,所以我更愿意好好努力。
幾年前決定出國,和朋友吃了告別餐,他很不理解地問我“不知道你一個女孩子怎么想跑得那么遠,對于我來說,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那時我心里裝著整個世界,對這樣的聲音完全不屑,抓起桌上的啤酒喝了一大口。后來遠行,經(jīng)歷了身邊朋友因為覺得家庭重要而中途學業(yè),也聽見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問我,“我也想和你一樣遠行,可是舍不得爸媽,該怎么選擇?”家人或是夢想,這似乎是擺在年輕的我們面前最艱難的選擇題。我一直不是個合格的女兒,缺席了爸媽生命中很多重要的時刻,沒資格對想要遠行的年輕人提供什么建議,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樣向往自由,一定要去世界的什么地方去看一看,那請不要讓這次遠行成為逃離,世界上還有一種遠行,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歸。
你可以遠行,但要保證身體健康,每周打一次電話,教會爸媽用微信,有事沒事把生活照發(fā)給他們,少抱怨別報憂,告訴他們,你把自己照顧得挺好的,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你按時吃飯,每早榨一杯果汁,定期去健身房,偶爾去參加派對也沒有喝到酩酊大醉。你工作辛苦,卻不透支健康,勤于鍛煉,沒有發(fā)福的大肚子和臃腫的大腿。你雖然還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可卻正走在成功的路上,每一分努力都慢慢換來了收獲。你常常希望每一天有一百個小時,因為生活總是忙碌不停,可是爸媽需要你的時候,再忙你都會出現(xiàn)在他們的身邊。
我從國內(nèi)回到新西蘭的時候,爸媽到機場送我,我在走進安檢前的最后一刻,回過頭和爸媽揮手告別。我從爸媽那忍住淚水的目光中讀懂一份不舍,而似乎又看見另一層含義,孩子你好好奮斗,早日實現(xiàn)夢想,到時候再安心回家,我們一直在這里等著你。
我的父母是中國父母中最普通的代表,他們把最好的人生給了我,再用剩下的人生用來守候。我至今還在為夢想一刻不停地奮斗著,希望早一天“帶爸媽和我一起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也希望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去“滿足爸媽年輕時因為我而放棄的夢想”。
我想告訴所有正猶豫著或者已經(jīng)在路上的年輕人,如果選擇遠行,請風雨兼程,好好奮斗吧。可無論何時,都請記得一直在等待你回家的爸媽,因為二十歲的你擁有整個世界,而爸媽呢?他們什么都沒有,他們只有你??蓱z天下父母心,為爸爸媽媽們點個大拇指?
適用于頸椎病所致的頸 、肩、背疼痛,上肢麻木、惡心、嘔吐、失眠等癥。
健客價: ¥68適用于感受風寒濕邪所 致的肌肉關節(jié)疼痛、酸楚、重著、患部發(fā)涼、腫脹、麻木及屈伸不利等癥。
健客價: ¥68適用于腰肌勞損、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由寒濕內(nèi)停、氣血痹阻所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癥。
健客價: ¥68適用于前列腺炎、前列 腺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小便不暢或尿頻澀痛等癥。
健客價: ¥48適用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軟組織損傷、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周炎、骨質增生疼痛、腰肌勞損、痛經(jīng)、胃痛等。
健客價: ¥68外用,穴位敷貼。適用于畏寒體虛、腰膝酸軟、白發(fā)脫發(fā)、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枯萎、陽痿早泄、精少不育、性功能減退及更年期綜合癥等。
健客價: ¥68用于癲癇小發(fā)作,以及各類型癲癇的輔助用藥。
健客價: ¥36特別護唇配方,性質柔潤,啫喱配方,滋潤成分有效滲入唇隙,發(fā)揮深層保護作用。迅速修護有寒風或寒冷天氣所引起的嘴唇干裂皸裂。保護干燥及爆裂櫻唇,令雙唇煥發(fā)滋潤光彩。
健客價: ¥37用于發(fā)熱及輕、中度的疼痛。
健客價: ¥15周圍神經(jīng)病。
健客價: ¥30曬后修護,回復肌膚健康。
健客價: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