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媒介,透過有系統(tǒng)組織的語言符號,人們可傳遞或進行思維活動。言語(口語)是表達語言的一種符號系統(tǒng),是利用語音去代表事物和思想,是人與人進行溝通最有效的方式。
語前技能是學習說話的基礎,是必需技能。它包括:
1.對聲音的反應和辨別;
2.模仿能力;
3.發(fā)聲能力;
4.專注力;
5.輪流作轉(zhuǎn)能力;
6.概念建立。
干預過程中,寶爸寶媽們可能常會抱怨語言進步慢,開口說話難。可是在沒有以上6種語言技能的情況下,想要寶貝一節(jié)課就見效,兩節(jié)課就說話,這種概率實在太小。
讓我們先來說說這幾項語前技能和言語的關系以及它的重要性吧:
一、孩子學說話前一定要先學會聽!
1.因為孩子知道聲音的來源,才會知道誰在跟他說話。
2.能辨別不同的聲音,孩子便能夠辨別出聲音的意義。
3.學會了辨別主體和背景的聲音,才會選擇只聽某種聲音和專注說話的人。
二、兒童要具備模仿能力。
因為兒童在模仿過程中,成人配合語言或聲音,能夠加深他們對語言的理解,從而更好的去應用。
三、發(fā)聲能力
首先兒童必須具備構音器官的完整性、協(xié)調(diào)性,口腔功能要達到一定水平,這樣在游戲的互動與教學中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玩具發(fā)出的響聲以及各種模仿發(fā)音中,幫助兒童掌握發(fā)音器官的控制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建立好發(fā)出語音的這項功能。
四、專注
首先要培養(yǎng)兒童的安坐能力,只有具備了這項能力兒童才能夠?qū)W⒌穆牶涂?,專注成人的說話及活動。
五、輪流作轉(zhuǎn)
輪流作轉(zhuǎn)是兩個人共同參與一個活動或談話,一個人在作出一些動作或說話后會停下來,等待對方反應或說話,然后才再行動。輪流作轉(zhuǎn)是說話時的一個重要行為,在游戲中學習等待,交流中學會等待而不是隨意插嘴。
六、概念建立
兒童透過各感官對周圍的人、事、物逐漸有所認識,再進一步在腦海中形象化,在重復的環(huán)境下提示兒童對成人的說話作出反應,加上概念的建立,兒童逐漸能能明白代表人、事、物的語言符號,繼而更好地使用語言符號表達自己的思想。
因為語前技能是兒童不斷接收刺激后逐漸建立的,所以我們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握適當機會予以刺激及示范。下面我們說說建立和增強這些能力的方法:
一、選材:實物,微型實物。比如教孩子水果,先選擇常見、小型,易操作的實物。
二、控制物件的數(shù)量。因為數(shù)量過多會影響兒童的掃視,分散孩子注意力,一定根據(jù)孩子能力來選擇物件數(shù)量。
三、在家長教孩子一個新的詞匯時,首先示范該詞匯的意思,如教“吃”這個動詞時,可以選寶貝喜歡的某種食物,家長先給予口頭提示,說出這個詞,然后配合面部表情,手勢,眼神等幫助兒童理解。示范完畢,要讓孩子按照家長做的流程也來做一遍,真正的參與其中完成并體驗到“吃”的意義。當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一系列的動作時,家長應給予一定的輔助幫助孩子共同完成。這樣才能讓孩子印象深刻,在有趣的互動過程中加深對某詞匯的理解能力。
如何學習類化呢?
一、為避免孩子將一個詞匯理解成指定的事或物,訓練教具需要是不同款式的同類物件,如:杯;當孩子能夠命名“杯”時,可以變換不同顏色、大小和形狀的杯子讓孩子命名。如果每次均能命名正確,即為真正理解了詞語的意義。
二、不僅僅是變換款式,而且要用相同的話在不同情境里說話給兒童聽,可以讓他真正理解說話意義,還可以在不同句子里使用同一詞匯。
掌握詞匯后,多制造機會讓兒童應用所學的技能。比如在恰當?shù)臅r候與孩子一起模仿小動物的聲音:或者在學習枯燥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聽一段他喜歡的兒歌,等孩子被歌曲的聲音吸引,進而專注地聆聽時,再與他一起哼唱,能力可以的孩子還可以加上動作。因為一個活動可同時引發(fā)兒童不同的能力反應;聆聽,專注,模仿動作及聲音等。將語言的教學融入到活動中去,孩子會更容易更輕松地接受,也能大大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
溫馨提示1.選擇活動必須配合兒童的智齡和發(fā)展階段;
2.活動必須按孩子當前實際水平適時作出調(diào)整;
3.兒童對動詞的理解應在他對約二十至三十個名詞的理解后才開始的;
4.成人對兒童所說的語句,需要應兒童的能力做靈活調(diào)整,使其理解能力得到適當?shù)呐囵B(yǎng);
5.如果家長們已用不同方法刺激兒童對聲音反應,但兒童仍沒有感覺,便要轉(zhuǎn)介選擇適當活動及要求,減少出現(xiàn)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