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握著拳頭,目光緊盯著前方,雙腿前后分開,不斷做著跳躍的動作。昨天上午十時,在廣鐵一小六年級某課室的一角,學生小毅(化名)重復地做著上述動作,身旁站著一位比他矮半個頭的女老師,配合著學生的動作,嘴里數(shù)著:“87、88、89……”
“他是自閉癥兒童,從啟智學校轉過來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已經(jīng)四年了。最近情緒有點不穩(wěn)定,他的陪讀老師在幫他發(fā)泄過剩的精力。”班主任范麗麗說。其實,像小毅這樣的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學生并不少。廣州市教研室特殊教育教研員邱舉標透露:截至去年,廣州市特殊兒童有5000多人,在冊的隨班就讀學生就有2500多人。今年起廣州會投80萬指導培訓經(jīng)費。
四年相處同學從不理解到包容
四年來,不僅對小毅來說充滿坎坷與磨合,對于班主任范麗麗來說更是意味著挑戰(zhàn)和壓力。開學第一天,小毅就不知所終,接著課堂上的尖叫、下課后不可自控的拳打腳踢,甚至捏脖子這種瘋狂的行為,都被范麗麗碰上了。
四年過去后,班里的同學在范老師的示范下,對小毅的某些怪異行為從最初的不理解到逐漸的包容和照顧。課下有同學會主動邀請小毅一起做游戲。課堂上的小毅雖然還不敢大聲說話,但是全班同學“開火車”輪到自己背讀課文時,他也能站起來慢慢將一篇文章背誦下來。
在范麗麗眼中,他是個不愛說話卻內(nèi)心世界無比豐富的“天使”:他記憶力超常,繪畫也很棒,寫出來的作文從人物描寫到抒情詠物都不比其他正常孩子差。
如今升入六年級成為大孩子的小毅已經(jīng)不再輕易發(fā)脾氣去攻擊身邊的同學,在邱舉標眼里,他已經(jīng)是進步很大了。但是,偶爾“雷區(qū)”被他人不經(jīng)意觸碰到,他依舊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今年是孩子的青春期,這類的孩子如果不控制好,很可能多年的努力就會導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后果,試想想,12歲的小孩退步回3歲的水平,多讓人揪心啊。”盡管,范麗麗不是特教出身,但是隨著廣州市教研室特教專家、特殊學校特教老師定期到學校的聽課指導,她已對特殊學生的需求有所了解,并總結出一套合適的教學方法。
特教缺乏家長無奈請陪讀
紅火炬小學是這次被納入指導計劃的20所試點學校之一,該校目前有7名特殊學生在讀。
“除了單純自閉癥外,還有其他一些殘障的學生,有的學生甚至是多重殘疾。”校長肖鳳娥告訴記者,這7名學生是有醫(yī)學鑒定而家長又承認的,學校里還有其他雖然有醫(yī)學鑒定,但家長并不承認的特殊孩子,學校只能把他們當成普通孩子來看,工作壓力很大。
肖鳳娥表示,目前師資缺乏成為普校接納“星星兒”的一大壓力。“啟智學校的師生比是1:3,而普通學校的老師除了正常孩子的教學工作外,還要肩負起特殊學生的教導。在學校里有陪讀的特殊學生并不多,但他們又有一定的攻擊性,情緒發(fā)作的時候,一個花盆、一本厚厚的書就這樣扔下樓,或者砸向同學了,老師必須無時無刻盯著。”
家長吳女士自掏腰包,為隨班就讀的小孩聘請了陪讀的特教助理,一請就是5年,月薪2000多元上漲到現(xiàn)在的4650元。
“請?zhí)亟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為普通學校的老師根本不懂得特教的知識。舉個例子,隨班就讀學生都應該有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的,因為他根本無法跟上普通的孩子,但是老師們都是按照一般的教學大綱安排來上課,無形之中,就把隨班就讀孩子的學業(yè)給耽誤了。”吳女士說,她們想走出一條陪讀的模式來,從而把這種私人化的行為推動成一項政府主導的有系統(tǒng)的特殊教育工程。
義務教育后他們?nèi)绾稳谌肷鐣?/strong>
“九年義務教育并不長,接受知識并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之后這些特殊的孩子如何融入社會的問題。”作為特殊孩子家長的大本營揚愛俱樂部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目前會員1300多人,六成是自閉癥兒童的家長。
民間組織的觀點跟官方的觀點不謀而合。邱舉標提到,“幫助這些特殊兒童,其實就是幫助我們自己。試想一下,如果在早期把這些兒童關閉起來,他們成長到一定階段,始終要走出社會,早期沒有引導好,必然會對社會造成攻擊。”
從今年9月份起,一項針對特殊教育的活動啟動了。在自閉癥小孩家長的推動下,廣州市形成了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巡回指導計劃,試點是包括廣鐵一小、紅火炬小學和同和中學等20所中小學,第一年投資20萬元。該計劃借助啟智學校的師資力量,到各所試點學校里進行隨堂聽課、個案指導。
此外,投資60多萬元的普通學校特殊教育種子教師研修班也于上周開班了。研修班原本分為“情緒行為障礙班”和“種子班”,每班只收60人。“但名額遠遠供不應求,最后兩個班從120人增加到150人。”邱舉標說,這兩個班都是請來了臺灣的著名特教教授前來授課,每個月有一次,每次是三天,爭取兩年內(nèi),教授要與每位聽課的老師逐一交流,解決問題。
“很多特殊孩子并不是不能學好,而是我們提供的學習內(nèi)容單調、不合適,教師在上課時沒有在課程方面做應有的調整,造成這些孩子在課堂上很無聊,而無聊恰恰是問題行為的溫床,責任不在孩子身上。”這是首期研修班上,臺灣專家盧臺華教授的一席話,至今仍深深打在不少老師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