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語言:通常會被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癥
2.立即仿說(immediateecholalia):有變化的仿說被視為自閉癥兒童表達溝通的意圖,而沒有彈性的仿說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3.延宕仿說(delayedecholalia):在一段時間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復某些字、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是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為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lián)系。
4.說話不帶感情:只是在告訴你,而不是和你談話,也沒有一般人說話時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
5.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通過語音的音調、節(jié)奏、抑揚頓挫來表現(xiàn)情緒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7.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xiàn)象。
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
9.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了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10.很少發(fā)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xiàn)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fā)問。
11.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復的念著某句話。
12.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匯。[3]訓練的步驟:
(一)了解起點行為:
先簡單測試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程度,如使用《自閉癥兒童基本溝通行為評量表》[4]。簡易的聽指令能力和大肌肉動作的模仿能力,幾乎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因為透過這些模仿學習可以促進兒童對外界的認知發(fā)展,有助于日后的語言訓練。如果孩子已有說單字的能力時,訓練的重點則可放在說短句、表達需求上。
(二)擬定學習目標:
了解兒童的起點行為與分析現(xiàn)有能力后,要具體地列出他該增進的行為和該減少的行為,并讓家長了解,配合共同教導。
(三)實用的原則:
自閉癥兒童的抽象思考能力有缺陷,不懂的舉一反三,要盡量通過實物幫著他們理解與獲得有用的溝通技巧。所以在教導自閉兒語言訓練時要以生活用語為優(yōu)先。
(四)循序漸進的原則:
兒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順序而發(fā)展,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也不例外。例如一個孩子還不會說話,媽媽卻拿著果汁要他說出“喝”才給他,結果弄得孩子大發(fā)脾氣,媽媽沮喪不已。如果這個媽媽能了解孩子的學習重點在于基本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仿說,她就不會緣木求魚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所以在教學前必須先做能力分析,依兒童的個別差異,循序漸進的教。
?。ㄎ澹┍苊庖怀刹蛔兊膶W習過程:
自閉癥兒童本來就有固定行為的特性,故在教導時應盡量多變化,不分時地給予機會教育。否則會造成他只在特定地方才知道某個東西,離開該處就不知道了。例如在教孩子認識水時,要讓他了解在瓶子中的是水,水龍頭流出來的也是水,水溝中的水也是水。
(六)運用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
找出孩子的增強物(零食、飲料等),只要他達到該階段的目標即予以增強。
?。▽嵙暰庉嫞狐S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