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后世界就沒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愿永遠都笨又傻……”在現(xiàn)代都市里,越來越多成年人的心態(tài)就像這首《我不想長大》的歌里所描述的那樣,拒絕長大,總想“裝嫩”。
心理專家說,這其實是一種被俗稱為“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礙,屬于“彼得·潘綜合征”的一種。
交個水電費也覺得累
32歲的阿玲(化名)已經是一名三歲孩子的媽媽,但她仍然像個小孩子,老覺得自己沒有長大。
對于家里的事情,不愿意干,而且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干,像交水電費這些事情,她都覺得很累。
有一次老公工作忙,讓她代替去參加一個婚宴,阿玲就覺得自己無法和別人溝通,到了現(xiàn)場也不知道該說什么、該做什么,結果去了之后勉強和新郎新娘見面送了紅包,婚宴還沒有開始就落荒而逃。
結婚七八年了,阿玲還是動不動就往娘家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傾訴、商量。
家里明天準備買什么菜、做什么飯,自己在單位參加了什么會,這些瑣細的生活小事她都要向爸爸媽媽請示匯報,得到父母的詳細指導后,她才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
覺得孩子是累贅
不可思議的是,除了這些小事情外,她連夫妻生活間的隱私都毫無保留地向父母請示匯報,她竟然把夫妻過性生活的具體情況和父母講。
直到有一次,她的爸爸話語含糊地向她的老公詢問,她的老公才知道,阿玲竟然和父母說這些隱私的事情。
為此,老公非常惱火,連續(xù)“冷戰(zhàn)”了一個多月,雖然后來和好了,但感情裂痕已經無法彌補。
阿玲在一所中學里當老師,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這些年來,并沒有啥差錯,但就是心理上感到壓抑,覺得工作比較累,自己無法承擔。
和工作上相對應的,生活上她也感到心力交瘁,孩子出生后,她并沒有欣喜若狂,反而覺得孩子對于她來說,是個累贅。
拒絕長大原來是種病
這樣的勞累感覺最近一直持續(xù),這讓阿玲感到越來越痛苦。
萬般無奈之下,阿玲來到南京腦科醫(yī)院就診,希望心理專家能幫她走出痛苦的泥沼。
南京腦科醫(yī)院醫(yī)學心理科副主任醫(yī)師陳建國說,阿玲這樣的情況屬于人格障礙,俗稱為“成人幼稚病”,屬于“彼得·潘綜合征”的一種。
導致阿玲出現(xiàn)這樣的“心病”,和她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極大的關系,從小到大,阿玲都是生活在父母包辦的環(huán)境中,工作、生活各個方面的事情,父母都替阿玲考慮好了,長期下來,阿玲把自己的角色一直定位成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而且越來越不愿意長大,也失去了主見。
成人幼稚病并不少見
據(jù)了解,像阿玲這樣拒絕長大的例子并不少。
29歲的大剛(化名)是一家廣告公司的項目經理,但他的筆記本電腦上竟然貼滿了蠟筆小新、超人的貼畫,就連穿衣也是“兒童化”明顯,經常穿著迪斯尼的T恤;26歲的小林經常穿娃娃裝、梳娃娃頭,腳踩綁帶的平跟鞋,背著加菲貓的卡通包,舉手投足還是個孩子。
專家介紹,“成人幼稚病”這類心理障礙,男女都有,并沒有明顯的區(qū)別,這與家庭教育環(huán)境密切相關。
比如,父母過分滿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應承擔的責任;此外,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關系中不能得到滿足和慰藉,如父親長期在外,母親感到孤獨和空虛,與孩子結成過度緊密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母親需要一個永遠長不大、不會離開她的孩子,孩子無意識地接受了這種角色。
最后,因為錯過了與父母分離、成長為獨立個體的關鍵時期,即使父母發(fā)現(xiàn)問題,想將孩子推出家門推向社會,往往也為時過晚。
現(xiàn)在不少年輕人,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里備受呵護。
有的甚至10多歲了,還和父母一起睡覺,而且父母也大多數(shù)呈強勢。
雖然結婚了,但心理上總是沒有斷奶,柔弱的翅膀也就不會飛翔。
由于他們拒絕成長,因此就出現(xiàn)了許多婚姻問題,他們的責任感差,依賴性強,心理脆弱,優(yōu)柔寡斷,以自我為中心,小家子氣等。
這不僅難以承擔家庭責任,還使他們不會處理婚姻矛盾。
“回溯療法”幫她長大
“由于這類心理障礙和他們小時候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因此我們就從根源入手。”
陳建國說,在阿玲的心里,一直埋藏著一個恐懼,在她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打碎了家里的一個玩具,爸爸就非常生氣地訓斥了她,直到現(xiàn)在,阿玲還能清晰地回憶起那個令她恐怖的場景。
“從那以后,阿玲就對父母越來越順從了,而且加上父母非常強勢,阿玲也就越來越對父母變得依賴了。”
心理治療也就從阿玲小時候的這一個場景入手,心理專家使用“回溯療法”,在治療過程中,讓阿玲想像自己回到了四五歲時,打碎了一個玩具,阿玲在想像的時候,還是表達自己非常害怕爸爸的責罵,這時,心理專家就疏導阿玲,爸爸責罵她并不是對她不好,是對她所做的事情生氣,阿玲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爸爸,這樣爸爸才能知道阿玲的感覺。
阿玲每隔兩周就要接受一次心理治療,經常通過這種“回溯療法”,把自己從小到大一些應該表達自己主見而最后被父母包辦的場景重現(xiàn)出來,然后自己再做出一個選擇,表達出自己的主見。
連續(xù)半年下來,阿玲開始變得有主見了。
專家說,“成人幼稚病”對患者的人際關系產生重大影響,這種病癥難以用藥物治愈,唯一的辦法是接受心理治療。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多年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和人生觀不是單靠說教就能改變的,應由心理專家來進行專業(yè)的長期的干預治療,要迫使他們面對現(xiàn)實,剛開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況會越來越好。
(實習編輯:劉錦浩)
益氣,養(yǎng)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健客價: ¥11供行動困難的殘疾人、病人及年老體弱者做代步工具。
健客價: ¥972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耳鳴遺精。
健客價: ¥19.9溫補氣血。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量多。
健客價: ¥15自慰。
健客價: ¥50自慰。
健客價: ¥44清熱利濕。用于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筋骨疼痛。
健客價: ¥62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滯腫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胸腹刺痛,癰疽腫痛。
健客價: ¥13益氣復脈,養(yǎng)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脈微自汗。
健客價: ¥12清熱利濕。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痹病,癥見足膝紅腫、筋骨疼痛。
健客價: ¥28舒利迭以聯(lián)合用藥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氣道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包括成人和兒童哮喘。這可包括: 接受有效維持劑量的長效β受體激動劑和吸入性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 目前使用吸入性皮質激素治療但仍有癥狀的患者。 接受支氣管擴張劑規(guī)則治療但仍然需要吸入性皮質激素的患者。 注:本品對50μg/100μg規(guī)格不適用于患有重度哮喘的成人和兒童患者。
健客價: ¥209用于防治維生素B族缺乏癥,也可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6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用于嬰幼兒乳食內滯證,食積證、癥見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中老年氣滯、食積證、癥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術后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
健客價: ¥19改善記憶、促進生長發(fā)育、免疫調節(jié)。
健客價: ¥38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用于預防血栓形成。
健客價: ¥15.8用于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
健客價: ¥15疏肝解郁、寧心安神。用于肝郁傷神所致的失眠癥,癥見:失眠多夢,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脅苦滿或胸膈不暢,口苦目眩,舌邊尖略紅,苔白或微黃,脈弦。
健客價: ¥47益氣,養(yǎng)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健客價: ¥18舒利迭以聯(lián)合用藥形式(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皮質激素),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氣道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包括成人和兒童哮喘。這可包括:1.接受有效維持劑量的長效β2-激動劑和吸入型皮激素治療的患者。2.目前使用吸入型皮質激素治療但仍有癥狀的患者。3.接受支氣管擴張劑常規(guī)治療但仍然需要吸入型皮質激素的患者。
健客價: ¥149舒利迭以聯(lián)合用藥形式(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皮質激素),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氣道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包括成人和兒童哮喘。這可包括:1.接受有效維持劑量的長效β2-激動劑和吸入型皮激素治療的患者等。
健客價: ¥336益氣復脈,養(yǎng)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脈微自汗。
健客價: ¥24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用于嬰幼兒乳食內滯證,癥見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中老年氣滯、食積證,癥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
健客價: ¥25益氣,養(yǎng)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健客價: ¥5.8益氣,養(yǎng)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健客價: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