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育遲緩
兒童體格發(fā)育指標
小兒生長發(fā)育總的特點為:出生后頭2年身高、體重增長較快,2歲至青春期以前有較為穩(wěn)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長,以后漸漸停止。體格發(fā)育有頭尾規(guī)律,即:嬰幼兒期頭部發(fā)育領(lǐng)先,隨著年齡的增長,頭增長不多而四肢、軀干增長速度加快。嬰兒期頭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頭高占身高的1/8。 常用的小兒生長發(fā)育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
1、體重
體重是反映小兒生長發(fā)育的最重要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因為體重反映孩子的營養(yǎng)狀況,尤其是近期的營養(yǎng)狀況。體重可以受多種因素如:營養(yǎng)、輔食添加、疾病等的影響。體重在出生頭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月增長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個月次之,一般月增長600~800克。6~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300克。1歲后小兒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3歲小兒平均每個月體重增長150克。1歲后小兒的體重可用下列公式計算:體重(kg)=年齡(歲)×2+7(或8)
2、身高
身高也是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指標,但它反映的是長期營養(yǎng)狀況,短期內(nèi)影響生長發(fā)育的因素(營養(yǎng)、疾病等)對身高影響不明顯。它主要受遺傳、種族和環(huán)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高的增加同體重一樣,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年增長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長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長4~7.5厘米。 幼兒期孩子的體型由嬰兒期的肥墩型向瘦長型轉(zhuǎn)變。這期間軀干稍長些,下肢稍短些。幼兒期后,四肢的增長逐漸快于軀干的增長。一歲以后平均身高的公式為:身高(cm)=年齡(歲)×5+80(cm)。小兒的身高與體重都可以用國際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來評價。
3、頭圍
頭圍是反映孩子腦發(fā)育的一個重要指標。頭圍在生后第一年增長最快。出生時頭圍平均34cm;1歲時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長1~2cm。3歲時頭圍平均為48cm,已與成人相差不很多了。由此可看出,腦發(fā)育主要在生后頭3年。 正常小兒后囟門3個月閉合,前囟門1歲~1歲半閉合。過遲閉合要考慮有無佝僂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時囟門就較小,閉合也會早些。這與母親孕期營養(yǎng)狀況較好有關(guān)。因此要綜合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超量服用魚肝油或超量服用及注射維生素D,一般問題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象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孩子頭越大約聰明,聰明與否和頭圍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頭圍在正常范圍內(nèi)就可以了。頭圍過大則要考慮有無腦腫瘤、腦積水的可能。
4、胸圍
孩子在出生時,胸圍小于頭圍,隨著月齡的增長,胸圍逐漸趕上頭圍。一般在孩子1歲時,胸圍與頭圍相等。但現(xiàn)在由于普遍營養(yǎng)狀況較好,不少嬰兒在未滿1歲時胸圍就趕上了頭圍。影響胸圍增長的因素有:營養(yǎng)狀況不好,缺乏體育活動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雞胸、漏斗胸等。孩子1歲后,胸圍增長明顯快于頭圍,胸圍逐漸超過頭圍。到青春期胸廓發(fā)育很快,向成人體型轉(zhuǎn)變。
0-4歲兒童發(fā)育指標
1個月:俯臥位時骨盆抬高,膝大部分時間屈曲在腹下方,偶爾伸髖伸膝,下額偶爾抬離床面。扶或坐位時,頭偶爾能豎立片刻,手經(jīng)常呈握拳狀,母親與其對話時能注視母親面孔。
2個月:俯臥位時下頰能間斷抬離床面,扶呈坐位時頭能支持片刻,手經(jīng)常打開,握持反射很弱。當對其說話時能微笑并“咕咕”發(fā)音。仰臥位時,能注視移動的懸掛玩具。
3個月:俯臥位能抬頭,上肢可支持部分體重,下頰與肩可離開床面,面部與床的角度呈45度~90度。手經(jīng)常打開,握持反射消失。高興時會哇哇亂叫。
4個月:俯臥位時頭及胸能抬離床面,面部與床呈90度。扶呈坐位時,頭能豎立,不前后傾倒,但向左右傾斜時頭仍搖擺不停。仰臥位時兩手經(jīng)常放在眼前,端詳并玩弄著雙手,稱為“凝視手動作”。會拉衣服蓋在臉上,會搖“撥浪鼓”,會大聲笑。
5個月:扶呈坐位時頭不再搖擺不停,仰臥位時手腳可以放到嘴邊,手能隨意抓東西,能把紙弄皺,洗澡時會拍擊水,會對鏡中影像笑,會拍打奶瓶。
6個月:俯臥位時前臂可伸直持重,胸及上腹部可離開床面。能獨坐,但兩手支撐在前方,兩手能握奶瓶,會用手掌抓積木塊,當父母要抱他時,會伸直兩臂,對生疏的人害怕和害羞,當杯子放到他嘴邊時,會用杯
7個月:可以從仰臥位翻成俯臥位,扶呈立位時能高興地上下跳,能將積木從一只手倒給另一只手,會咀嚼餅干,叫其名字有反應(yīng),能發(fā)出“ba”、“da”、“ka”等音節(jié)。
8個月:能坐得很穩(wěn),坐位時會向前彎腰探著身體去拿東西,俯臥位能試著爬,有時會先向后爬,能發(fā)出”ba—ba”、“ma—ma”等重復(fù)音節(jié)。
9個月:扶床能站,會用拇指和其他指前端去拿葡萄干大小的物品,能將手掌蒙在臉上不讓母親給他洗臉。
10個月:爬得很好,但腹部尚不能離開床面,拉著東西能自己坐起來,能用手指物品,對一些簡單的句子有反應(yīng)。如問他“爸爸在哪?”能朝其父望去,會做“再見”搖手樣動作。
11個月:扶物站立時能抬起一條腿,爬時腳著地,腹部離開床面,母親給他穿衣時,能伸臂幫助,但往往將上臂伸到袖子外面,會搖頭b表示“不”。
1歲:能手足并用像熊一樣爬,牽一只手能行走,會故意往地上扔東西,替他撿起來后繼續(xù)扔,能說二三個字,能理解較多詞匯。
1歲半:能獨立在平地行走,牽一只手能上樓,會獨立坐在椅子上,能將3~4塊方積木搭在一起,會指出身體部位,能控制少數(shù)小便,白天基本不尿濕褲子。
2歲:能獨自上下樓,但需要兩腳重復(fù)踏一個臺階,能跑,拾物起來不會跌倒,會旋轉(zhuǎn)門把手,轉(zhuǎn)動圓的瓶蓋,會洗手并擦干,會穿鞋、襪、褲,能用語言表示喝水、大小便、吃飯等,會用代名詞“你”、“我”,臨睡前排尿后夜晚不再尿床。
3歲:上樓一步一個臺階,下樓時再一步一個臺階,能單腳獨立數(shù)秒鐘,會騎兒童車,能穿、脫鞋,但有時需要家人幫助分清鞋的左右,會解開衣服前面及側(cè)面的紐扣,需要別人幫助系扣,會說一些兒歌,可以數(shù)1到10的數(shù),言語內(nèi)容增多,不停地詢問各種問題。
4歲時:下樓時一步一個臺階,能系全部衣扣,可用鉛筆畫交叉線,會說故事,能自己去廁所。
鑒別診斷
青春期發(fā)育遲緩,需與性腺發(fā)育不良相鑒別。
兒童體格發(fā)育指標
小兒生長發(fā)育總的特點為:出生后頭2年身高、體重增長較快,2歲至青春期以前有較為穩(wěn)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長,以后漸漸停止。體格發(fā)育有頭尾規(guī)律,即:嬰幼兒期頭部發(fā)育領(lǐng)先,隨著年齡的增長,頭增長不多而四肢、軀干增長速度加快。嬰兒期頭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頭高占身高的1/8。 常用的小兒生長發(fā)育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
1、體重
體重是反映小兒生長發(fā)育的最重要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因為體重反映孩子的營養(yǎng)狀況,尤其是近期的營養(yǎng)狀況。體重可以受多種因素如:營養(yǎng)、輔食添加、疾病等的影響。體重在出生頭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月增長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個月次之,一般月增長600~800克。6~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300克。1歲后小兒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3歲小兒平均每個月體重增長150克。1歲后小兒的體重可用下列公式計算:體重(kg)=年齡(歲)×2+7(或8)
2、身高
身高也是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指標,但它反映的是長期營養(yǎng)狀況,短期內(nèi)影響生長發(fā)育的因素(營養(yǎng)、疾病等)對身高影響不明顯。它主要受遺傳、種族和環(huán)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高的增加同體重一樣,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年增長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長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長4~7.5厘米。 幼兒期孩子的體型由嬰兒期的肥墩型向瘦長型轉(zhuǎn)變。這期間軀干稍長些,下肢稍短些。幼兒期后,四肢的增長逐漸快于軀干的增長。一歲以后平均身高的公式為:身高(cm)=年齡(歲)×5+80(cm)。小兒的身高與體重都可以用國際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來評價。
3、頭圍
頭圍是反映孩子腦發(fā)育的一個重要指標。頭圍在生后第一年增長最快。出生時頭圍平均34cm;1歲時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長1~2cm。3歲時頭圍平均為48cm,已與成人相差不很多了。由此可看出,腦發(fā)育主要在生后頭3年。 正常小兒后囟門3個月閉合,前囟門1歲~1歲半閉合。過遲閉合要考慮有無佝僂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時囟門就較小,閉合也會早些。這與母親孕期營養(yǎng)狀況較好有關(guān)。因此要綜合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超量服用魚肝油或超量服用及注射維生素D,一般問題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象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孩子頭越大約聰明,聰明與否和頭圍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頭圍在正常范圍內(nèi)就可以了。頭圍過大則要考慮有無腦腫瘤、腦積水的可能。
4、胸圍
孩子在出生時,胸圍小于頭圍,隨著月齡的增長,胸圍逐漸趕上頭圍。一般在孩子1歲時,胸圍與頭圍相等。但現(xiàn)在由于普遍營養(yǎng)狀況較好,不少嬰兒在未滿1歲時胸圍就趕上了頭圍。影響胸圍增長的因素有:營養(yǎng)狀況不好,缺乏體育活動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雞胸、漏斗胸等。孩子1歲后,胸圍增長明顯快于頭圍,胸圍逐漸超過頭圍。到青春期胸廓發(fā)育很快,向成人體型轉(zhuǎn)變。
0-4歲兒童發(fā)育指標
1個月:俯臥位時骨盆抬高,膝大部分時間屈曲在腹下方,偶爾伸髖伸膝,下額偶爾抬離床面。扶或坐位時,頭偶爾能豎立片刻,手經(jīng)常呈握拳狀,母親與其對話時能注視母親面孔。
2個月:俯臥位時下頰能間斷抬離床面,扶呈坐位時頭能支持片刻,手經(jīng)常打開,握持反射很弱。當對其說話時能微笑并“咕咕”發(fā)音。仰臥位時,能注視移動的懸掛玩具。
3個月:俯臥位能抬頭,上肢可支持部分體重,下頰與肩可離開床面,面部與床的角度呈45度~90度。手經(jīng)常打開,握持反射消失。高興時會哇哇亂叫。
4個月:俯臥位時頭及胸能抬離床面,面部與床呈90度。扶呈坐位時,頭能豎立,不前后傾倒,但向左右傾斜時頭仍搖擺不停。仰臥位時兩手經(jīng)常放在眼前,端詳并玩弄著雙手,稱為“凝視手動作”。會拉衣服蓋在臉上,會搖“撥浪鼓”,會大聲笑。
5個月:扶呈坐位時頭不再搖擺不停,仰臥位時手腳可以放到嘴邊,手能隨意抓東西,能把紙弄皺,洗澡時會拍擊水,會對鏡中影像笑,會拍打奶瓶。
6個月:俯臥位時前臂可伸直持重,胸及上腹部可離開床面。能獨坐,但兩手支撐在前方,兩手能握奶瓶,會用手掌抓積木塊,當父母要抱他時,會伸直兩臂,對生疏的人害怕和害羞,當杯子放到他嘴邊時,會用杯
7個月:可以從仰臥位翻成俯臥位,扶呈立位時能高興地上下跳,能將積木從一只手倒給另一只手,會咀嚼餅干,叫其名字有反應(yīng),能發(fā)出“ba”、“da”、“ka”等音節(jié)。
8個月:能坐得很穩(wěn),坐位時會向前彎腰探著身體去拿東西,俯臥位能試著爬,有時會先向后爬,能發(fā)出”ba—ba”、“ma—ma”等重復(fù)音節(jié)。
9個月:扶床能站,會用拇指和其他指前端去拿葡萄干大小的物品,能將手掌蒙在臉上不讓母親給他洗臉。
10個月:爬得很好,但腹部尚不能離開床面,拉著東西能自己坐起來,能用手指物品,對一些簡單的句子有反應(yīng)。如問他“爸爸在哪?”能朝其父望去,會做“再見”搖手樣動作。
11個月:扶物站立時能抬起一條腿,爬時腳著地,腹部離開床面,母親給他穿衣時,能伸臂幫助,但往往將上臂伸到袖子外面,會搖頭b表示“不”。
1歲:能手足并用像熊一樣爬,牽一只手能行走,會故意往地上扔東西,替他撿起來后繼續(xù)扔,能說二三個字,能理解較多詞匯。
1歲半:能獨立在平地行走,牽一只手能上樓,會獨立坐在椅子上,能將3~4塊方積木搭在一起,會指出身體部位,能控制少數(shù)小便,白天基本不尿濕褲子。
2歲:能獨自上下樓,但需要兩腳重復(fù)踏一個臺階,能跑,拾物起來不會跌倒,會旋轉(zhuǎn)門把手,轉(zhuǎn)動圓的瓶蓋,會洗手并擦干,會穿鞋、襪、褲,能用語言表示喝水、大小便、吃飯等,會用代名詞“你”、“我”,臨睡前排尿后夜晚不再尿床。
3歲:上樓一步一個臺階,下樓時再一步一個臺階,能單腳獨立數(shù)秒鐘,會騎兒童車,能穿、脫鞋,但有時需要家人幫助分清鞋的左右,會解開衣服前面及側(cè)面的紐扣,需要別人幫助系扣,會說一些兒歌,可以數(shù)1到10的數(shù),言語內(nèi)容增多,不停地詢問各種問題。
4歲時:下樓時一步一個臺階,能系全部衣扣,可用鉛筆畫交叉線,會說故事,能自己去廁所。
鑒別診斷
青春期發(fā)育遲緩,需與性腺發(fā)育不良相鑒別。
發(fā)育遲緩找問答
暫無相關(guān)問答!
發(fā)育遲緩找藥品
暫無相關(guān)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guān)用藥指導(dǎo)!
發(fā)育遲緩找醫(yī)生
更多 >發(fā)育遲緩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越秀區(qū) 三級甲等
-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東城區(qū) 三級甲等
- 深圳市兒童醫(yī)院 深圳市 三級
-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 普陀區(qū) 三級甲等
- 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 閔行區(qū) 三級甲等
-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
-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越秀區(qū) 三級甲等
- 深圳市羅湖區(qū)婦幼保健院 羅湖區(qū) 二級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