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
(一)發(fā)病原因
無溺水自救能力的落水者,或不熟悉水流和地形的河流池塘而誤入險區(qū),以及投水自殺或意外事故均可致淹溺。落水初期發(fā)生反射性屏氣、喉支氣管痙攣以及泥草堵塞口鼻使窒息加重,故約有20%淹溺者并未有水吸入肺或僅有少量水至咽喉部即發(fā)生可持續(xù)3~5min的呼吸道閉塞性喉痙攣,隨后喉松遲致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受損而功能不足,導致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各臟器發(fā)生缺氧性功能障礙。
(二)發(fā)病機制
人淹沒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應性屏氣,避免水進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堅持屏氣而被迫深呼吸,從而使大量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滯氣體交換,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內的水迅速經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環(huán)。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份不同,引起的病變亦有差異。
淡水和海水淹溺所引起的病理生理不同,淡水因低滲而由肺泡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造成血容量增多可致肺水腫、V/Q降低及心力衰竭,同時發(fā)生低滲血癥,造成紅細胞破壞、溶血、高鉀血癥,和臟器的組織細胞水腫、功能不全。此外,高血鉀可致心律失常、室顫,以及溶血所致的血紅蛋白在腎小管栓塞引起急性腎衰。同時,水損及肺泡的上皮細胞而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形成肺泡不張進一步加重V/Q降低,產生嚴重缺氧。海水因高滲(35 %鹽)吸入后水分自血管滲入肺泡致急性肺水腫,和血液水分減少,而致血液濃縮、高滲血癥導致血容量不足、組織灌注不良,同時海水常并有鈣鹽、鎂鹽所致的高鈣血癥有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心臟驟停,高鎂血癥則對中樞神經抑制及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