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
(一)發(fā)病原因
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typhi)是本病的病原體,1884年在德國由Gaffkey在病人的脾臟分離出來。屬于沙門菌屬的D群,呈短桿狀,革蘭染色陰性桿菌,周身鞭毛,有動力,無莢膜,不形成芽孢。長2~3μm,寬0.4~0.6μm。傷寒桿菌能在普通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形成中等大小,無色半透明,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的菌落;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蔗糖及鼠李糖,產酸不產氣。在含膽汁培養(yǎng)基中,傷寒桿菌更易生長。傷寒桿菌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命力較強,水中可存活2~3周,糞便中可達1~2個月。能耐低溫,冰凍環(huán)境中可維持數月。對于陽光、干燥、熱力與消毒劑的抵抗力則較弱。日光直射數小時即被殺滅;加熱達60℃ 30min,或煮沸立即死亡;3%苯酚中,5min亦被殺滅;消毒余氯在0.2~0.4mg/L的水中可迅速致死。于食物(如牛奶)中可以生存,甚至能夠繁殖。傷寒桿菌只感染人類,自然條件下不感染動物。傷寒桿菌不產生外毒素,菌體裂解時,釋放內毒素,在本病的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傷寒桿菌具有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等,感染人類后,可誘生相應的抗體。這幾種抗體都不是保護性抗體。“O”與“H”的抗原性較強,可以用傷寒血清凝集試驗(肥達反應),檢測血清標本中的“O”與“H”抗體,對本病的臨床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從傷寒患者新分離到的傷寒桿菌具有Vi抗原。Vi抗原能干擾血清中的殺菌效能與阻止吞噬,使細菌的侵襲力增強,是決定傷寒桿菌毒力的重要因素。由于Vi抗原的抗原性弱,它誘生Vi抗體的凝集效價低,持續(xù)時間亦較短,對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不大。病原體從人體中清除后,Vi抗體亦隨之消失;因而有助于傷寒桿菌帶菌者的檢測。含有Vi抗原的傷寒桿菌能被特異性的噬菌體裂解,借此可把傷寒桿菌分為100多個噬菌體型。噬菌體分型有助于流行病學調查與追蹤傳染源。
(二)發(fā)病機制
感染傷寒桿菌后是否發(fā)病,與感染的細菌量、菌株的毒力、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等有密切關系。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發(fā)病的機會越大;具有Vi抗原的菌株毒力較大,同樣的感染量,發(fā)病率較高;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情況,較容易感染發(fā)病。
傷寒桿菌從口進入消化道,通常可被胃酸殺滅。但如入侵菌量較多,或者胃酸分泌、腸道正常菌群關系等防御屏障功能受到破壞,傷寒桿菌就能進入小腸,入侵腸黏膜。
傷寒桿菌在小腸內增殖,穿過腸黏膜上皮細胞到達腸壁固有層。部分病原菌被巨噬細胞吞噬,并在其胞質內繁殖。部分經淋巴管進入回腸集合淋巴結、孤立淋巴濾泡及腸系膜淋巴結中生長繁殖,然后經胸導管進入血流,引起短暫的菌血癥,即原發(fā)性菌血癥期。在攝入病菌后1~3天,進入血流的病原菌迅速被肝、脾、骨髓與淋巴結中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吞噬。原發(fā)性菌血癥期持續(xù)時間短,患者尚無癥狀,處于臨床上的潛伏期。
傷寒桿菌被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后,仍在細胞內繁殖,然后再次進入血液循環(huán),引起第二次嚴重的菌血癥,持續(xù)數天至數周,患者陸續(xù)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傷寒桿菌向全身播散,侵入肝、膽、脾、腎、骨髓等器官組織,釋放內毒素,臨床上出現發(fā)熱、全身不適、明顯的毒血癥狀、肝脾腫大、皮膚玫瑰疹等表現。此時相當于病程第1~2周。血液及骨髓培養(yǎng)常可獲陽性結果。傷寒桿菌在膽道中大量繁殖,隨膽汁排到腸道,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向外界散播病原菌,部分經腸黏膜再次入侵腸壁淋巴組織,使原先已經致敏的腸壁淋巴組織產生嚴重炎癥反應,單核細胞浸潤。淋巴組織腫脹、壞死、脫落而形成潰瘍。如病變累及血管,則可引致腸出血,若侵及肌層與漿膜層,則可引起腸穿孔,均屬臨床嚴重并發(fā)癥。這一病變過程,一般相當于病程的第2~3周。
傷寒桿菌釋出的內毒素,對傷寒的病理過程起重要作用,但研究認為傷寒患者的持續(xù)發(fā)熱、毒血癥狀等臨床現象,并不是由內毒素血癥直接所致,實際原因遠較單純的內毒素血癥復雜得多。內毒素增強局部病灶的炎癥反應,激活單核-巨噬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使之產生及釋放各種細胞因子,加上壞死組織產生的有毒物質,都可能與傷寒的臨床表現有密切關系。此外,傷寒桿菌內毒素也可誘發(fā)DIC或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后者是局限于腎臟的微血管內凝血所致的臨床綜合征。
病程進入第4周以后,人體各種免疫能力逐漸加強,尤其是細胞免疫作用,傷寒桿菌從血液與臟器中逐漸消失,腸壁潰瘍病變逐漸愈合,臨床表現逐漸恢復,疾病終于痊愈。少數患者可能因為免疫能力不足,潛伏病灶內未被消滅的病原菌,又可再度繁殖,侵入血循環(huán)引起復發(fā)。傷寒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包括肝、脾、骨髓、淋巴組織等),單核-巨噬細胞的增生性反應,形成“傷寒結節(jié)”。病變部位以腸道,尤其回腸末段最為顯著。病變過程包括增生、壞死、潰瘍形成、潰瘍愈合等四個階段。病程第1~2周,腸道淋巴組織增生腫脹,呈紐扣樣突起,以回腸末段的集合淋巴結與孤立淋巴濾泡最顯著,腸系膜淋巴結亦顯著增生與腫大。其他部位的淋巴結、脾臟、骨髓、肝竇星形細胞亦有不同程度增生。腸道淋巴組織病變加劇,局部發(fā)生營養(yǎng)障礙而壞死,形成黃色結痂。病程第3周,結痂脫落形成潰瘍,潰瘍呈橢圓形或圓形,沿著腸道的長軸分布。壞死若波及血管可致出血,侵及肌層與漿膜層可致腸穿孔,因回腸末段病變最嚴重,穿孔亦以這部位為多見。病程第4~5周,潰瘍愈合,不留瘢痕,也不引起腸道狹窄。光鏡檢查下,上述病變的顯著特征是以巨噬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浸潤,大量見于潰瘍的底部及周圍,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強,胞質內含有被吞噬的淋巴細胞、紅細胞、傷寒桿菌及壞死組織碎屑,故又稱為“傷寒細胞”,是本病較為特征性的表現。此類細胞聚集成團,構成所謂傷寒肉芽腫或傷寒結節(jié)。腸道病變輕重不一定與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成正相關,尤其是嬰兒,伴有嚴重毒血癥者,腸道病變可能不明顯。反之,毒血癥狀輕微或缺如的患者,卻可突然發(fā)生腸出血或腸穿孔。
在腸道外的臟器中,脾臟與肝臟的病變最為顯著。脾腫大,脾竇擴張充血,髓質明顯增生,巨噬細胞浸潤,并可見傷寒結節(jié)。肝臟明顯腫脹,肝細胞濁腫,變性,灶性壞死,血竇擴張,亦可見傷寒結節(jié)。膽囊呈輕度炎癥。嚴重毒血癥者,心肌與腎可呈混濁。玫瑰疹為皮膚表層毛細血管充血、擴張、單核細胞浸潤,可發(fā)現傷寒桿菌。呼吸系以支氣管炎較常見,亦可有繼發(fā)性支氣管肺炎或大葉性肺炎。偶爾可有腎、腦膜、骨髓、心包、肺、中耳等遷徙性化膿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