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胃炎
(一)發(fā)病原因
慢性胃炎的病因較多,可分為非特異性和特異性。非特異性胃炎最為常見,特異性胃炎指各種細菌(結(jié)核、梅毒)、病毒(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艾滋病病毒)、寄生蟲(阿米巴、血吸蟲)、真菌(念珠菌、組織胞漿菌、隱球菌、毛霉菌)等引起的胃黏膜炎癥改變。
(二)發(fā)病機制
1.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i,HP)感染 HP呈螺旋形狀,具有鞭毛結(jié)構(gòu)。慢性胃炎患者HP的檢出率與胃炎的活動與否有關。國內(nèi)外的研究資料表明,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HP檢出率較高,可達90%,而非活動性病變者較低,不同部位的胃黏膜HP的檢出率亦不完全相同。胃竇部的檢出率高于胃體部。HP感染與慢性胃炎的臨床癥狀無明顯關系。無癥狀的慢性胃炎的HP檢出率可高達35%~72%,而有明顯慢性胃炎癥狀患者,HP檢出率不一定很高。因臨床癥狀的輕重與多種因素有關。但較多的研究資料表明,胃炎的病理組織學改變與HP感染的程度輕重有關。胃黏膜的炎癥輕重與HP感染的數(shù)量有關。HP對胃黏膜作用機理包括幾個方面:
①HP呈螺旋形狀,具有鞭毛結(jié)構(gòu),可在黏液層中自由活動,并與黏膜細胞緊密接觸,直接侵襲胃黏膜。
②產(chǎn)生多種酶及代謝產(chǎn)物,如尿素酸及代謝產(chǎn)物氨,過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可破壞胃黏膜。
③細胞毒素可致細胞空泡變性。
④HP抗體可造成自身免疫損傷。HP感染后還可使胃黏膜保護屏障受損,大量中性粒細胞炎癥性浸潤形成腺窩膿腫,引起胃黏膜慢性癥改變。
2.免疫性因素 胃體萎縮為主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常能檢測出壁細胞抗體(PCA)和內(nèi)因子抗體(IFA),兩者均為自身抗體,在伴有惡性貧血的萎縮性胃炎患者中檢出率相當高。
(1)PCA抗體:PCA存在于血液和胃液中,血清中PCA主要為IgG或IgA,其抗原存在于壁細胞分泌小管的微絨毛膜上。PCA具細胞特異性。僅與壁細胞反應,而無種屬特異性,在惡性貧血患者中PCA的陽性率可達90%以上。在不伴惡性貧血的萎縮性胃炎患者。PCA的陽性率可達90%以上,在不伴惡性貧血的萎縮性胃炎患者。PCA的陽性率在20%~60%之間,但國內(nèi)報道檢出率較低。全胃切除后4~6個月血清PCA滴度下降甚至消失。PCA在少數(shù)健康人亦能檢出。20歲以下者其陽性率2%,60歲以上者可達16%。此外,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PCA陽性率為20%~30%。
(2)IFA:血清中IFA屬IgG。IFA可分為“阻斷”抗體(Ⅰ型)和“結(jié)合”抗體(Ⅱ型),Ⅰ型抗體能與內(nèi)因子結(jié)合后能阻斷維生素B12與內(nèi)因子形成復合物,以致維生素B12不能吸收,后者與內(nèi)因子維生素B12復合物結(jié)合而阻斷它們在回腸壁中的吸收。在惡性貧血患者中Ⅰ型IFA的陽性率53%。Ⅱ型IFA的陽性率約30%。IFA存在于患者血清和胃液中,但以胃液中的抗體作用較強,血中抗體作用較弱。血中IFA的存在并不能決定有無維生素B12的吸收障礙。IFA具有特異性通常僅見于胃萎縮伴惡性貧血者。
(3)胃泌素分泌細胞抗體:患者一般認為B型萎縮性胃炎與免疫因素關系不大。但1979年Vandelli,等發(fā)現(xiàn)部分B型萎縮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存在胃泌素分泌細胞抗體(GCA),是針對胃泌素細胞質(zhì)的自身抗體。在106例患者中8例陽性,而35例A型萎縮性胃炎中及51例惡性貧血全部陰性。目前GCA的致病作用尚不清楚。仍需更多研究資料證實。
(4)十二指腸反流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可使十二指腸液反流,而十二指腸液中含有膽汁,腸液和胰液。改變胃黏膜的酸性環(huán)境,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易受胃液胃蛋白酶的損害作用。膽鹽可減低胃黏膜屏障對離子的通透功能,膽鹽在胃竇部可刺激G細胞釋放胃泌素。增加胃酸分泌,H+通過損傷的黏膜屏障反彌散進入胃黏膜引起炎癥變化。膽汁反流性胃炎,發(fā)生于胃竇部。
(5)細菌和病毒感染:急性胃炎后胃黏膜炎癥可反復發(fā)作形成慢性胃炎??谇患氨歉]感病灶的細菌和毒素可吞入胃內(nèi)長期刺激形成慢性炎癥。
(6)飲食因素:長期大量飲酒,食辛辣食物,粗糙食物,長期慢性刺激,長期服用激素,非甾體類藥物,均能引起慢性胃炎。
(7)其他因素:老年人易發(fā)生慢性萎縮胃炎,甚至有人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老年性改變。這可能與胃黏膜一定程度退行性變,供血不足所致營養(yǎng)不良,分泌功能低下,以及黏膜屏障功能減退因素有關。此外,胃黏膜的營養(yǎng)因子,如促胃液素,表皮生長因子的減少等也是慢性胃炎的發(fā)病原因之一,慢性疾病,右心衰竭。肝硬化門脈高壓,以及尿毒癥等疾病也使胃黏膜易于受損。
病理:慢性胃炎是從淺表逐漸向深擴展至腺區(qū),繼之腺體破壞和減少萎縮的過程。
3.慢性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的炎性細胞浸潤局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層的表層,腺體則完整無損。炎癥細胞主要是腺細胞淋巴細胞,偶有嗜酸性細胞。固有膜常見水腫、充血,甚至灶性出血。胃腺體無破壞及腺體數(shù)減少。可有黏膜糜爛,黏液積聚,固有膜充血水腫,甚至灶性出血。表層上皮細胞變扁平,其排列常不規(guī)則。按炎癥程度淺表性胃炎可分輕度、中度和重度。炎性細胞浸潤僅限于胃黏膜的上1/3者為輕度,炎癥細胞超過黏膜的1/3但不超過全層的2/3者為中度,炎癥細胞浸潤達全層者為重度。
4.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理改變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變外,病損還累及腺體、腺體萎縮,數(shù)目減少,黏膜肌常見增厚,由于腺體萎縮或消失,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變薄。
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胃黏膜中,常見有幽門腺化生(假幽門腺)和腸腺化生。胃體部和胃底部黏膜的腺體含有壁細胞和主細胞。一旦此類細胞消失,腺體成為黏液腺而與幽門腺體相似,則稱為幽門腺化生。在慢性胃炎中,腸腺化生也十分常見。慢性淺表胃炎時,黏膜淺表層可出現(xiàn)腸上皮化生。而在萎縮時,則可能所有胃黏膜的腺體均為腸腺化生所取代。腸上皮化生常始自胃小凹頂部,向上發(fā)展可延及表層上皮,向下移行可達腺體的深部。起初可為灶性,隨著病變進展,腸腺化生可連接成片。
腸上皮化生主要由吸收細胞和杯狀細胞組成,前者如現(xiàn)小腸黏膜的吸收細胞,游離面有紋狀緣,后者含有酸性黏液。根據(jù)腸化上皮細胞形態(tài)和所含黏液及酶的組成化學特性,將腸化分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兩類。完全型腸化含有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和Pameth細胞,海藻糖酶,亮氨酸氨肽酶,堿性磷酸酶,蔗糖酶,麥芽糖酶染色均為陽性,杯狀細胞中不含硫酸黏液,但含氧乙酰化涎酸黏液(o-acetyl sialomucin)和硫酸黏液,如同大腸黏膜上皮,故又稱大腸型腸化。大腸型腸化與胃癌發(fā)生有關,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病變。慢性萎縮胃炎的萎縮程度也分為輕、中、重度。輕度:胃黏膜厚度正常,僅有個別或局灶的腺體萎縮,腺體減少不超過原有的1/3。中度:胃黏膜變薄,腺體排列紊亂,因有膜內(nèi)結(jié)締組織增多,黏膜肌增厚,腺體減少半數(shù)左右。重度:胃黏膜明顯變薄,腺體減少超過半數(shù),黏膜肌明顯增厚。
在萎縮性病變中,如伴有腺體頸部或腸化上皮過度增生,則在胃黏膜表面形成顆粒樣病變,稱為萎縮增生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