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日常健身、跑步或訓練時,雖然鍛煉的是全身多塊肌肉,但同時腳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當你每走一步腳背都會感到一陣疼痛時,你就需要注意了。
單薄雙腳扛起數(shù)百噸重力!
你知道嗎,看似單薄的雙足卻有著驚人的承重能力。
有研究統(tǒng)計,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雙足每天累積承受的總壓力竟在幾百噸上下。
如此巨大的負荷,也就需要我們的雙足非常強壯,好在正常足部的天然構造也是相當給力,足以身負百噸重力而面不改色。
總體來說,腳部分成三大部分:跟部、腰部和前掌部,其結構很是復雜,每只腳由26塊骨頭、33個關節(jié)和連接其中的肌腱韌帶組成,其中任何一個部位出了問題都可能引起腳部疼痛。
足跟部由7塊骨組成,負責直接承受體重,約一半的身體重量都落在了這個部位,這也是足跟部容易出現(xiàn)疼痛的原因之一。
要想輕松扛起重擔,不得不說說足弓的作用。足弓呈弓形結構,包括內側縱弓、外側縱弓和橫弓,尤其是內側縱弓,非常發(fā)達。足弓將身體傳來的重力完美分散并承擔。
夏天到,這些“心頭好”可能“傷”腳!
人字拖
天氣漸暖,不少人已經蹬上了人字拖。雖然并不是穿了人字拖一定會導致腳出問題,但從人字拖的結構來講,是不太利于足部健康的。
人字拖的固定結構只有腳趾間的帶子,走路時往往需要勾回腳趾,把踝往內側翻,抓住鞋底,防止鞋掉下來。雙腳長期處于這種姿勢,會導致肌腱、小腿和足部肌肉、足底筋膜受力不正常,走路姿態(tài)發(fā)生變化,造成損傷疼痛。
此外,大部分人字托沒有足弓的支撐,同時也沒有后跟的固定,足弓也容易疲勞、疼痛甚至發(fā)炎;人字拖不穩(wěn)定,一不小心鞋底就會折疊起來,人也容易跌倒。
如果穿人字拖后出現(xiàn)小腿、腳底、腳趾、足弓疼痛,容易跌倒,不宜繼續(xù)再穿。
“暴走”
夏天到,“暴走”一族也漸漸活躍,尤其是在涼風習習的晚上,三五好友組團,跟著音樂“動次打次”走起來。聽起來是不是很健康?
運動還是循序漸進做比較好。如果突然間走的量很大,腳發(fā)熱、腫脹,可以用冰袋敷一敷。
如果運動量適中,沒有發(fā)熱、發(fā)脹的現(xiàn)象,或者每天都很平均,沒有任何不適感,可以在睡前用溫水泡泡腳,這樣會促進血液循環(huán),快速修復發(fā)炎的組織。一般是建議用40-42度的溫水泡上15分鐘即可。
另外,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通過“暴走”健身,可能會造成糖尿病足。
踩鵝卵石
最近,赤腳踩鵝卵石的叔叔阿姨一下子多了起來。
恰當量的刺激對腳是有幫助的,踩鵝卵石、足療等都是對足的刺激,但是要注意觀察腳部反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進行。如果腳部正處于疼痛急性發(fā)作期,不建議繼續(xù)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扁平足者、骨質疏松患者等特殊人群不宜通過赤腳踩鵝卵石健足。
腳痛五大坑,你踩了幾個?
隨著人們對足部健康的重視程度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足部疼痛去醫(yī)院就診。然而,仍有相當一部分人不以為意,認為足部疼痛是“小毛病”,忍一忍、緩一緩就過去了。
“腳疼雖然不一定是大問題,但最好別忍,交給醫(yī)生判斷會比較穩(wěn)妥。”
能夠引起足部疼痛的病癥有很多,臨床上常見的包括跟痛癥、跖痛癥、拇外翻、扁平足、踝關節(jié)韌帶扭傷等,不同類型的足部疼痛處理起來方法也不同。
此外,足的疼痛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造成其它關節(jié)、韌帶、肌腱的損傷,時間越長,損傷越復雜,越不好處理。
腳的結構不好
腳由眾多小的骨頭組成、復雜的韌帶連接固定、多個大小肌肉的配合,才能真正走好路、不受傷。
如果腳沒有正常的結構和形態(tài),比如常見的扁平足,高弓足,都可造成腳上的受力點過于集中,導致軟組織在行走過程中受傷,形成疼痛。
走路的姿態(tài)不對
走路的姿態(tài)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腳落地時受力是否更加均勻、合理。
正常來說,人體一般是用腳后跟的中外側著地開始走路,然后腳會像一個球一樣向前滾動,整個腳的受力的點基本集中在腳的中部,然后從大腳趾蹬出去。
如果不是按照這種方式走路的,就可能造成關節(jié)受力變得不正常,引起關節(jié)、肌腱、韌帶損傷,繼而導致疼痛。
穿的鞋有問題
鞋是腳最常接觸的界面,如果鞋有問題,難免會造成腳的問題。
鞋底平面有傾斜、鞋底太軟太硬、鞋底軟硬不均衡、鞋里空間不適合腳等都可對腳部造成一定損傷。
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會引起足部疼痛。如類風濕會導致腳的關節(jié)被破壞,破壞的關節(jié)不能受力,自然就會疼痛。一般這種情況下,會導致足逐漸出現(xiàn)畸形,手也會出問題,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治療。
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強直性脊柱炎,除了會導致脊柱損傷、關節(jié)損傷之外,此病還可導致肌腱炎,尤其常見的是跟腱炎,即腳后跟后側疼痛。
自然衰老
老年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隨著自己年紀越大,穿的鞋變得越寬?實際上,這也是人體衰老的自然表現(xiàn),年紀大了,足弓會下降,整個腳都會塌下去,變寬大。
這種變化會造成關節(jié)受力的變化,足底筋膜的受力也會加大,導致關節(jié)炎、足底筋膜炎等疾病的發(fā)生。如果發(fā)現(xiàn)這種變化,建議及時調整鞋子。
此外,隨著人們健身意識的提升,運動損傷導致的腳步疼痛也逐漸增多。踝關節(jié)扭傷是日常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大部分可以進行保守治療,但是,少數(shù)嚴重的踝關節(jié)扭傷可出現(xiàn)踝關節(jié)外側韌帶斷裂,后期出現(xiàn)踝關節(jié)不穩(wěn)、軟骨損傷甚至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此時需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