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有明顯增多趨勢。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男性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為1.4%,女性為1.3%。近年來,我國男性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為8.2%—19.8%,女性為5.1%—7.6%。據(jù)估計,目前我國約有高尿酸血癥患者1.2億,約占總人口的10%。這可能與飲食結構不合理有密切關系。
高尿酸血癥是指血尿酸偏高。高尿酸血癥不等同于痛風,在血尿酸過高者中,約有10%會得痛風。痛風是指尿酸鹽結晶在身體器官沉積的病理狀態(tài),可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關節(jié)炎、腎結石和慢性腎臟病。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產(chǎn)物。人體嘌呤來源有兩種,自身合成的嘌呤以及攝入嘌呤飲食,后者約占體內(nèi)總尿酸量的20%。在正常情況下,體內(nèi)尿酸30%從腸道和膽道排泄,70%經(jīng)腎臟排泄。腎臟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人體每天尿酸的產(chǎn)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狀態(tài),維持血尿酸于正常水平。當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時,可以發(fā)生高尿酸血癥。
那么,哪些因素容易誘發(fā)高尿酸血癥呢?
一是進食肉類、海鮮、動物內(nèi)臟、濃肉湯及堅果類食物,飲用啤酒、白酒,或者進行劇烈體育鍛煉,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癥。
二是長時間服用利尿藥、小劑量阿司匹林、復方降壓片等藥物,可造成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導致高尿酸血癥。
三是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癥以及慢性腎臟病患者,也容易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血癥與腎臟病互為因果
一方面,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可以導致高尿酸血癥,此種原因是高尿酸血癥的最常見病因,約占90%。
另一方面,尿酸鹽結晶在腎臟沉積,可以形成腎結石和慢性腎臟病,出現(xiàn)腰痛、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和腎功能異常等。有高尿酸血癥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惡化速度更快。研究顯示,血尿酸每升高1毫克/分升,腎臟病風險增加71%,腎功能惡化風險增加14%。因此,合理治療高尿酸血癥,有利于保護腎臟。
高尿酸血癥患者應采取以下治療方式:
?。?)低嘌呤飲食。嚴格控制肉類、海鮮和動物內(nèi)臟的攝入,減少菜花、菠菜、蘑菇、四季豆、豌豆和黃豆等食物攝入。
?。?)多飲水,少飲酒。每日飲水量保證在1500毫升以上,禁啤酒和白酒,可適量飲紅酒。
?。?)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每日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肥胖者應減體重。
?。?)堿化尿液。對于痛風、合并心血管病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高尿血酸癥者,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別嘌呤醇、苯溴馬隆等降尿酸藥物。
痛風治療常見的誤區(qū):
?。?)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低于420微摩爾/升)即可。其實,這并未達到治療的要求,并不能很好地預防痛風的發(fā)作。
?。?)過分強調(diào)低嘌呤飲食的作用,認為只要嚴格控制飲食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其實,由于外源性嘌呤僅占體內(nèi)總嘌呤的20%,因此,低嘌呤飲食的療效有限,單純依靠飲食控制不能起到很好效果。
?。?)僅進行短期的治療就停止了。其實,痛風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