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有個表弟,比我小整整11年,也就因為如此所以經(jīng)常要照顧他,正好就見證了他整個成長。我這個表弟什么玩具也不喜歡,但是就是喜歡布娃娃,而且癡迷程度可以說是經(jīng)常和布娃娃說話,吃飯睡覺也要帶著。即使現(xiàn)在都快初中了,布娃娃仍然在他生命中占據(jù)著一席地位,不禁讓人苦惱,這是戀物癖的表現(xiàn)嗎?
4歲的麗拉,每天形影不離的不是她的媽媽,而是她的一塊白色小毛巾。毛巾的白色已經(jīng)被漂洗得沒有光澤,而且由于長時間的使用,已有些破舊。麗拉沒事干的時候,就咬著她的小毛巾。有人好奇地問麗拉媽媽:“你女兒是不是有戀物癖啊?”媽媽不覺得有什么奇怪的:“她從小就這樣。”
那到底,小表弟和麗拉是不是就有戀物癖的表現(xiàn)呢?
當然不是,這種高帽子可不能亂戴啊。因為“戀物癖”和我們一般說的對某樣東西比較依戀,可不是一回事。“戀物癖”是變態(tài)心理學中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它是指對性愛對象的一種象征意義上的迷戀。戀物癖患者通過撫弄、嗅、咬或玩弄某物來獲取性快感。而上述列舉的案例,只是因為孩子對某樣東西呈現(xiàn)出特別的喜歡而已。最多,只能說是存在于幼兒身上的一種“戀物行為”,還沒有達到“癖”的程度。戀物行為是指兒童對某種特定物品的依戀,在這種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兒童能獲得安全感和慰藉。
戀物行為在嬰幼兒中比較常見,嬰兒一般依戀毯子比較多;而稍大些的孩子大多會依戀那些比較柔軟的玩具,比如說毛巾、毛毯、布娃娃、長毛絨玩具等。
那么在兒童的世界里,為什么會有戀物行為呢?一般是因為兒童的心理需要無法得到滿足而導致。
孩子出現(xiàn)戀物行為,是源于家長沒有給到關注,令到孩子出現(xiàn)缺乏安全感,這種缺乏安全感的感受他們不會表達,所以就通過身邊的小物件,特別是面料較為柔軟的物件來代替父母的安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可離手的習慣了。
當孩子出現(xiàn)戀物行為時家長不用太緊張,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于他們的大腦發(fā)育還不是很健全,他們對一些事物的認知能力和反應調(diào)節(jié)能力還不成熟,從而產(chǎn)生對某種特殊事物的特殊愛好。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大腦發(fā)育的逐步健全,他們會逐漸對事物作出正確評價和認知,從而擺脫這種戀物行為。而家長想要令孩子戒除
要預防孩子的戀物行為,家長要注意不要一直給孩子提供一種物品,可以多準備幾樣物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要多陪伴孩子,減少他們的獨處時間。但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逐漸讓孩子擺脫對特定物的依賴。平時多給孩子一些擁抱或愛撫,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推薦閱讀:培養(yǎng)"神童"一定要超前越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