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問搞定川崎病-專業(yè)版!
導讀:
最近,隨著冬季的到來,寶寶發(fā)熱多了起來。有的孩子幾天就好了,然而有一部分寶寶總是高熱不退,煩躁不安,眼睛紅紅,全身花斑,抗生素也用啦,孩子就是不見好。去醫(yī)院一查,醫(yī)生說是得了川崎病了,得住院,需要使用丙球和阿司匹林治療,還得查超聲明確是否有冠狀動脈擴張。媽媽一聽就哭啦,是我耽誤孩子了嗎?心臟病能治療好嗎?先不用著急,咱們就按照爸媽擔心的順序,一一道來:
目錄
1.這是什么???
2這不是日本人得的病嗎,和咱們有嗎關系?
3.什么,會引起心臟病,嚴重嗎?
4.為什么會導致冠脈擴張啊,是我耽誤孩子了嗎?
5.能治療好嗎?
6.治療后還會復發(fā)嗎?
7.既然不治療也能好,為什么還要治療?
8.醫(yī)生,一定要給我們查全啊。
9.我們孩子的這個病屬于重的嗎?
10.這個病會留后遺癥?
11.得治療多久啊?
12.怎么治療啊?
13.為什么要用丙球啊,那可是血液制品啊?
14.為什么沖了丙球啦,孩子還是不好?
15.還要用阿司匹林,這不是孩子禁用藥嗎?
16.阿司匹林用這么久,行嗎?
17.以后得經常來醫(yī)院復查嗎?
18.為什么得這個病啊?
19.什么時候考慮這個???
20.孩子癥狀沒有怎么多,怎么也診斷川崎病啦?
21.家里還有寶寶,這個病會傳染嗎?會傳染給大人嗎?
22.那怎么預防該病的發(fā)生呢?
23.孩子病了,我得注意些什么呢?
1.這是什么病?
一聽這病,感覺像是日本名字。Bingo,這個川崎就是一位日本醫(yī)生—川崎富作。該病是由他發(fā)現(xiàn)并制定的規(guī)范,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下面咱們看下定義:
川崎?。↘awasakidisease,KD),又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是一種以全身性中/小動脈炎性疾病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fā)熱出疹性,自限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皮疹,粘膜疹,結膜充血和頸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如不治療,20%會出現(xiàn)冠狀動脈損傷,從而引起冠脈擴張和冠狀動脈瘤形成,是目前美國/日本兒童后天性心臟病的最常見原因,多在5歲之內(免疫系統(tǒng)尚未成熟)發(fā)病,男多于女(1.5:1)。
哈,多么精確的定義,對,這是我根據(jù)課本以及各種參考資料,精心總結的,贊一下。
解釋: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這個命名暴露了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皮膚上有皮疹;粘膜(眼睛/嘴唇屬于粘膜)會發(fā)紅、充血;頸部淋巴結會腫大。
●這病是一種血管炎癥,全身的血管都有可能出現(xiàn)炎癥反應,所以,才會出現(xiàn)全身的皮疹,粘膜紅腫。
●該病主要作用于中/小動脈,尤其是冠狀動脈,所以會導致冠狀動脈擴張,甚至形成冠狀動脈瘤,心肌梗死,導致冠脈破裂,危機生命,這就是為什么咱們積極治療這個病的原因。
●該病是炎癥,就是身體發(fā)炎啦,所以孩子會發(fā)熱。
●該病還是自限性的,就是不治療,自己也能好,這里的自己好,只是沒有外在的表現(xiàn)啦,例如不發(fā)熱啦,皮疹沒啦,但是可能會出現(xiàn)冠狀動脈脈擴張,比例為1/5呢,所以,還得積極治療。
●頸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注意是非化膿性的,說明什么?說明可以不用抗生素啊,當然,合并細菌感染的另說。
●為什么多在5歲之內發(fā)病呢?因為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在逐漸發(fā)育中,到6歲左右才逐漸成熟,所以,5歲以內的孩子容易得病。該病的還多在6個月以上發(fā)病,為什么呢?因為生后6個月內,媽媽通過胎盤傳給的寶寶的抗體還有呢。
●男孩多于女孩。哈,這個不好解釋,只能說男孩金貴,不好養(yǎng)啊,很多感染性疾病,例如化膿性腦膜炎、彎曲菌腸炎等,一看發(fā)病率,都是男孩多于女孩的。
2.這不是日本人得的病嗎,和咱們有嗎關系?
這個疾病確實是在日本發(fā)現(xiàn)的,也確實是日本發(fā)病率全球最高,但是這個病不是日本人專屬的,全球兒童都會發(fā)?。?/p>
●日本,5歲以下兒童每年的川崎病發(fā)病率約為215/10萬,意味著,每100名日本兒童中約有1名在5歲以前患川崎病。
●中國,發(fā)病率約為50/10萬,約為日本的1/5。
●美國的發(fā)病率約為20/10萬,其中亞裔的川崎病年發(fā)病率最高(30/10萬),而高加索后裔的發(fā)病率最低(12/10萬)。
由上可以看出,川崎病和地域、人種有關,中國和日本人同屬亞洲人,都是黃色人種,所以,國內的發(fā)病率也不低。
3.什么,會引起心臟病,嚴重嗎?
是的,川崎病會導致心臟病,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擴張或者冠狀動脈瘤,兩者的區(qū)別就是擴張的大小區(qū)別。
●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局限或彌漫性擴張,超過臨近正常節(jié)段的1.5倍,或者直徑小于8mm。
●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局限性擴張,超過臨近正常節(jié)段的2.0倍,或者直徑大于等于8mm。
●目前國內外指南中,冠脈擴張和冠脈瘤區(qū)分不是很清晰,評價其嚴重程度多使用直徑大小,例如小于等于4mm為輕度,4-7mm為中度,大于8mm為重度。
冠脈擴張或者冠脈瘤時,不僅僅是局部血管擴張這么簡單,還會因為炎性細胞浸潤導致血管水腫、肉芽增生,從而使冠脈內徑變窄、血流減慢、出現(xiàn)血栓,導致冠脈供給心臟的血液減少,導致心肌梗死。
這個問題嚴重嗎?大多數(shù)孩子即使出現(xiàn)了冠脈擴張,也不會有臨床表現(xiàn);但極少部分孩子會因為冠脈瘤破裂或者心肌梗死出現(xiàn)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很嚴重的。
4.為什么會導致冠脈擴張啊,是我耽誤孩子了嗎?
如果及時發(fā)現(xiàn)、診斷了該疾病,按照正規(guī)的方法治療,即使出現(xiàn)了冠脈擴張,那病情和家長無關,因為不是所有的孩子治療后都有效;如果治療不及時,出現(xiàn)了冠脈瘤,那可能還真是您耽誤啦,因為治療后,孩子的冠脈瘤的發(fā)病率是顯著下降的。
下面是原因:
●幾乎所有的川崎病患兒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冠狀動脈受累,即使是在剛開始發(fā)病的時候,即使是接受了及時正確的治療。
●冠脈擴張,是可以恢復的,可以是一點癥狀都沒有的,不影響生活,不像是冠脈瘤,像個炸彈似的。
●一發(fā)病就出現(xiàn)冠脈瘤的也有,但是非常少,多是病情逐漸加重導致的。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顯著的降低動脈瘤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以下患兒因為冠狀動脈瘤的風險較高,需要積極治療:
◆.年齡一歲以下。嬰兒,特別是六個月以下,有動脈瘤的風險最高,即使是及時丙種球蛋白治療。
◆.年齡大于九歲。可能和九歲以上的孩子,川崎病較少導致診斷延遲,使用丙球治療延遲有關。
◆.男性。一個字,嬌貴,命苦。
◆.長時間持續(xù)發(fā)熱,大于等于14天。提示炎癥重啊。
◆.初始IVIG治療效果不好,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和復發(fā)性發(fā)燒。提示炎癥重啊。
◆.血清鈉濃度低于135mmol/L。血鈉降低,提示炎癥嚴重:1.腎血管炎癥,導致鈉重吸收減少;2.胃腸道炎癥導致鈉攝入減少,嘔吐使其丟失增多。
◆.血細胞比容小于35%。提示炎癥重啊。
◆.白細胞計數(shù)大于12*10^9/L。提示炎癥重啊。
●為什么會導致冠脈擴張呢?因為是血管的炎癥啊,炎癥時血管肯定會擴張啊,其冠脈損傷分為以下4步:
◆.第一期:1-9天(這就是為什么10天內要用丙球的原因),特點是小動脈周圍急性炎癥變化,冠狀動脈分支血管壁上的小營養(yǎng)動脈受到侵犯,炎性細胞浸潤,但未及全層。(1周左右的初步炎癥反應,呵呵)
◆.第二期:為期10-21天(2-3周),冠狀動脈主要分支中等大小動脈全層血管炎,可形成血栓和動脈瘤。(2-3周的完全的炎癥反應—血管全層都浸潤了,第1期1周就搞定了,最后一層比較難搞,得2-3周。呵呵,加上第1期的1周,第2期到發(fā)病1月左右結束。發(fā)病1個月內,隨時可形成血栓/動脈瘤/冠脈擴張。這也是為什么第1次心臟超聲后2-3周要復查的原因,怕出事?。。。。?/p>
◆.第三期:為期28-31天(4周左右),炎癥消退修復期,血栓和肉芽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冠脈部分或完全阻塞(該期炎癥基本消退,進入修復期,持續(xù)1月左右,纖維增生,形成肉芽,內皮未完全修復,仍可形成血栓,前3期加起來就2月了,這是為什么阿司匹林要用2個月的原因,防止血栓形成?。。。?!,這也是為什么發(fā)病6-8周要再次復查心臟超聲的原因,因為2個月時,心臟還在修復中,還會出現(xiàn)血栓和阻塞)。
◆.第四期:可長達數(shù)年,病變逐漸愈合,心肌疤痕形成,阻塞的動脈可再通。
5.能治療好嗎?
是否能治療的好,取決于心臟冠脈是否能治愈,因為其他表現(xiàn),例如發(fā)熱、皮疹等,不治療自己也會好。
●發(fā)病期間沒有冠脈擴張并且復診也沒有冠脈擴張的,不用擔心啦,完全治愈啦。
●有冠脈擴張的,如果內徑擴張小于8mm,尤其是小于6mm的,冠狀動脈擴張多會自行消失,超聲結果完全正常(外觀正常),但是其血管的反應性并沒有完全恢復,例如會遺留管壁增厚和彈性減弱等功能異常。為什么呢?因為冠脈的恢復就是一個炎癥好轉的過程,是通過纖維內膜增生、鈣化恢復的。這個時候不代表沒有危險了,所以需要終生隨診。
●大的動脈瘤,直徑大于等于8mm的,常常不能完全消失,會導致血栓形成或管腔狹窄,從而使得心肌梗死的風險較高,比例高達1/3。
6.治療后還會復發(fā)嗎?
●首先什么是復發(fā)?在前次發(fā)病已經完全恢復后(通常在至少2個月后),又出現(xiàn)符合川崎病診斷標準的發(fā)作成為復發(fā),如果上次還沒治療好,又出現(xiàn)發(fā)熱啦,皮疹啦,那是沒治療好呢,那不叫復發(fā)。
●其次,川崎病的復發(fā)率較低,約為2%。
●再次,什么孩子容易復發(fā)呢?上次發(fā)病有心臟后遺癥的,3歲以下兒童容易復發(fā)。
●最后,什么時候復發(fā)?最常見于首次川崎病發(fā)作后的12個月內。
7.既然不治療也能好,為什么還要治療?
●所謂的一種自限性疾病,不治也好的意思是外在表現(xiàn)沒有啦,就是發(fā)熱、皮疹、粘膜/結膜炎持續(xù)個12日左右會消失,但是其冠脈損傷還在繼續(xù)呢。
●如果僅僅由皮疹、發(fā)熱,那不怕,關鍵是冠脈損傷可能會導致心肌梗死、猝死啊,敢不治療嗎?
●如果即使治療也沒有效果,那咱們也不麻煩啦,關鍵是很有效啊,能顯著降低冠脈瘤和死亡率啊,哈,積極治療吧。
8.醫(yī)生,一定要給我們查全啊
這是一定的,因為川崎病有危害,所以大家誰也不會忽視的,常見的檢查有以下:
01.血液檢查:
●因為是炎癥,所以,白細胞作為抗炎的戰(zhàn)士,會升高。作為炎癥的反應物,C反應蛋白(CRP),血沉(ESR)會升高。另外要注意鐵蛋白的量,如果其大幅升高,超過5000ng/mL,要考慮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征(macrophageactivationsyndrome,MAS)。
●血小板多在發(fā)病1周后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大于1000*10^9/L)和冠狀動脈病變的風險相關。為什么血小板升高,這么記憶:炎癥反應的后續(xù),因為炎癥會導致血管內皮破壞,這是就需要更多的血小板來保證血管內皮功能正常,預防出血?。?!
●輕-中度正細胞性貧血,可能是炎癥反應導致的炎性介質使單核巨噬細胞活化,巨噬細胞吞噬能力增強,使紅細胞在脾、肝臟破壞過多;免疫機制導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有關。
●部分患兒出現(xiàn)低鈉血癥(血清鈉<135mmol/L),提示炎癥重:1.腎血管炎癥,導致鈉重吸收減少;2.胃腸道炎癥導致鈉攝入減少,嘔吐使其丟失增多。
●血清IgG,IgM,IgA,IgE和血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升高。因為炎癥反應時,免疫激活導致抗體等升高。
02.超聲檢查:主要是監(jiān)測冠狀動脈是否擴張。
●檢查時機:推薦在發(fā)病的早期就進行超聲檢查,最起碼要在發(fā)病10日內有檢查。因為冠脈擴張并不全是在發(fā)病10天才出來的,部分患兒發(fā)病初期就有了冠脈擴張,甚至部分患兒初期就有冠脈瘤。
●冠脈內徑正常大小和年齡的關系為:4M-3Y:2.5mm,3-9Y:3mm,9-14Y:3.5mm。這個是北京市兒童醫(yī)院超聲數(shù)據(jù),目前這個數(shù)據(jù)較為認可,比較適合國內兒童的檢測。
●最常見于左前降支和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枝供血范圍大。
●冠狀動脈內徑超過相鄰冠脈內徑的1.5倍,叫冠脈擴張,超過2.0倍,叫冠脈瘤。
03.心電圖,判斷早期心肌是否損傷:
●早期示竇性心動過速,非特異性ST-T變化;心包炎時可有廣泛S-T段抬高和低電壓;心肌梗死時相應導聯(lián)有S-T段明顯抬高,T波倒置及異常Q波。
9.我們孩子的病屬于重的嗎?
●判斷病情是否嚴重,還是看冠脈擴張的程度,目前按照上面表格1的大小分級的,也可以參考下圖,冠脈擴張越大,發(fā)生血栓、心肌梗死的幾率越大,病情越重。
●疾病輕重還要看是否對治療有反應,若是治療效果非常好,發(fā)病30天左右冠脈恢復正常大小,那不屬于重病;如果對治療沒有反應,發(fā)熱、皮疹都不小,冠脈持續(xù)擴張,那屬于病重的。
10.會留下后遺癥?
這個問題和問題5是一樣的,關鍵在冠脈是否擴張,擴張的程度。大家可以看問題5啦。
11.得治療多久啊?
這個病需要住院治療和出院后繼續(xù)服藥,咱們分開來講吧。
●住院治療時間:等到無發(fā)熱、阿司匹林調到小劑量時,就可以回家啦,大約4-7天。
●繼續(xù)服藥時間:如果孩子冠脈沒有問題,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大約2月就ok了;如果冠脈有問題,需要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到冠脈擴張消失。
12.怎么治療啊?
因為早期治療,可以顯著的降低冠脈瘤和死亡率,所以推薦積極治療,因為該病是炎癥反應,所以治療的目的就是減少炎癥反應,具體包括:
●丙球—最好在發(fā)病后10日內,給予單次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2g/kg),持續(xù)輸注8-12小時。如果使用IVIG之后仍有發(fā)熱持續(xù)48-72小時并CRP未改善的,應再使用1次。發(fā)病后10日后,如果仍有持續(xù)性的發(fā)熱、皮疹,或者冠脈擴張者,也推薦使用。日本研究認為,發(fā)病早期治療(病程≤4日時)與病程5-9日治療相比,冠狀動脈瘤的發(fā)生率并無差異,并且再次使用IVIG的幾率增加。并且還有研究認為,發(fā)病5-6日治療,其心血管損傷率最小。
●阿司匹林—和丙球同時使用。美國兒科學會(AAP)及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推薦給予大劑量阿司匹林(每日80-100mg/kg),分4次給予(最大劑量4g/d)。日本推薦使用小劑量(每日30-50mg/kg)。目前沒有研究證明那個方法好,但日本和中國更加接近,推薦小劑量用法。等患兒退熱后48小時,阿司匹林的劑量減至3-5mg/(kg·d),每天1次,一直用到患兒的血小板計數(shù)和紅細胞沉降率(ESR)恢復癥常。如果有冠脈改變,口服到冠脈改變消失。
●糖皮質激素—如果使用丙球效果不好,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2mg/(kg·d)(最大劑量為60mg/d),每日3次,連用5日,之后可改為口服尼松龍,2mg/kg.d,1天2次,復查CRP正常后,改為1mg/kg.d,1天1-2次,2周內停藥。因為激素可以導致血栓,所以需要和阿司匹林或潘生丁合用。激素可在飯后或和食物、牛奶一起服用,減少胃腸道反應。
以下治療內容摘自《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臨床處理建議》-中華兒科雜志,加以注釋而已。
●抗凝藥—應用的指證為:有巨大冠狀動脈瘤形成、有急性心肌梗塞發(fā)作病史、冠狀動脈急劇擴張并血栓樣回聲患者。對冠狀動脈瘤內有血栓病人建議應用華法令或肝素治療;巨大冠狀動脈瘤病人建議聯(lián)合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劑以預防血栓性梗阻。藥物劑量調節(jié)需考慮是否有出血傾向可能,兒童的個體差異很大。
●溶栓治療—川崎病病人發(fā)生急性冠狀動脈阻塞需行溶栓治療,建議在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的12h內盡早用藥,超過12h溶栓意義不大。治療目的為使阻塞冠脈再通、挽救梗死心肌、提高生存率,個例報道藥物溶栓的再通率為70~80%,結合冠脈內溶栓再通率增加10%左右。兒科經驗有限,可嘗試溶栓,但需謹慎,建議請成人心內科醫(yī)生協(xié)助。
●介入治療—川崎冠狀動脈病變的部分病人發(fā)生缺血性心臟病。對那些藥物治療不能改善缺血表現(xiàn)者需采取非藥物治療,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及冠狀動脈移植術(CABG)。需要請心臟科醫(yī)生介入了。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適應證:有明顯缺血癥狀/體征或各種負荷試驗有缺血表現(xiàn);沒有缺血表現(xiàn),但冠狀動脈重度狹窄(≥75%,這個不能用內科方式解決了),將來有進展成嚴重冠狀動脈缺血性疾病可能。
禁忌證:多發(fā)性冠狀動脈病變;對側冠狀動脈有顯著狹窄或閉塞;冠狀動脈開口部位病變;冠狀動脈長段病變(這些時候怕死在臺上啊,通這枝冠脈時,其他冠脈不能代償,就死啦)。
PCI技術包括:血管內溶栓、冠狀動脈球囊成形術、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和旋磨消融術。PCI術后3-6個月需行冠狀動脈造影評估治療效果,且必須繼續(xù)抗血栓和抗血小板治療。目前其術后再狹窄率、遠期效果的數(shù)據(jù)均有限。
◆.冠狀動脈移植手術
如果冠狀動脈造影出現(xiàn)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均應考慮手術治療,但前提是:負荷影像學檢查顯示心肌缺血為可逆的;通過移植血管灌注的心肌仍然具有活力;在準備搭橋的血管遠端沒有顯著病變。(就是說我搭橋后的區(qū)域心肌要能用,不能把橋搭到死的心肌上)
1)冠狀動脈造影發(fā)現(xiàn):左冠狀動脈主干或多支冠狀動脈或左前降支遠段的嚴重閉塞性病變;側枝血管處于危險狀態(tài)。
2)另外需要考慮CABG情況包括:
已經發(fā)生過心肌梗塞,而且有再發(fā)生的可能性,即使只是單獨右冠狀動脈系統(tǒng)病變亦需考慮手術;
閉塞性冠狀動脈再通或有側枝形成,一旦發(fā)現(xiàn)有嚴重心肌缺血,應考慮手術;
3)節(jié)段性左室收縮功能不良病人可以施行CABG手術,但最好左室功能良好。嚴重、彌漫性左室收縮功能不良病人需全面衡量、仔細決定,有的可能需要心臟移植。
冠狀動脈移植手術比較穩(wěn)定的年齡為學齡前或以上,對很小的孩子施行手術要慎重考慮,最好能藥物維持到學齡前且運動水平有提高再手術,但對嚴重病例等待會有風險,即使小嬰幼兒也可以手術。日本資料顯示,移植血管的10年通暢率可達90%以上,術后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如果出現(xiàn)嚴重病變,例如出現(xiàn)巨大血管瘤、血栓形成,還需要使用抗凝劑、溶栓劑以及外科治療。
13.為什么要用丙球啊,那可是血液制品啊。
因為丙球是治療該病最有效的藥物啊,能顯著降低冠脈瘤和死亡率,所以是非用不可的。
●為什么有效呢?因為丙球有廣泛的抗炎作用,可以調節(jié)細胞因子的水平、中和細菌性超抗原、下調抗體合成等減輕炎癥反應,而川崎病就是全身的血管炎,正好對癥啊!
●家長恐懼的是丙球作為血液制品,會有傳染病嗎?大可放心啦,目前使用的丙球,制備時經過檢驗的,目前能檢測的血液傳染性疾病,例如丙肝、梅毒、艾滋等,都經過了嚴格的檢測,不會經IVIG傳播。
●還有就是會發(fā)生像輸錯血那樣的輸血反應嗎?這是個好問題,這個問題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就像有些人就對青霉素過敏一樣,但這個過敏率比青霉素過敏要低的多的多。怎么解決呢?開始輸?shù)臅r候,使用非常慢的速度,如果30分鐘沒事,那基本上不會有不良反應啦,另外即使有反應,也是可以治療的。
14.為什么沖了丙球啦,孩子還是不好?
●首先,丙球也不是藥到病除的,也得等人家起效不是?只有使用后48小時,孩子還有發(fā)熱,那才是沒有效果,所以咱們先等等啊,看看發(fā)熱是否沒有以前高啦,是否發(fā)熱的間隔拉長啦。
●有部分川崎病屬于難治性的,就是對丙球不敏感,需要使用激素的,這時沖丙球確實沒有效果。
15.還要用阿司匹林,這不是孩子禁用藥嗎?
為什么還要使用阿司匹林呢?因其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也是必須使用的藥。
●急性期川崎病炎癥反應強烈,使用大劑量的阿司匹林抗炎,過了急性期,血小板會上升,要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為什么說阿司匹林是兒童禁藥呢?是因為兒童服用阿司匹林可能產生瑞氏綜合征(RS),該病是兒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復過程中,服用水楊酸類藥物(如阿司匹林)后,導致廣泛的線粒體受損,危害肝臟和大腦,不及時治療,會很快導致肝腎衰竭、腦損傷,甚至死亡的一種病。所以目前除了特定的疾?。ùㄆ椴?、風濕熱、關節(jié)炎等)外,嚴格禁止使用阿司匹林。
●水痘或流感時應迅速停用阿司匹林,因為這兩種疾病的兒童使用阿司匹林發(fā)生Reye綜合征風險增加。
所以權衡利弊,在川崎病時要使用阿司匹林,并且開始時還是大劑量。
16.阿司匹林用這么久,行嗎?
●阿司匹林要用到血小板和CRP正常,對于無冠狀動脈擴張的兒童來說,通常會用到發(fā)病后2個月,時間確實較長,但是要注意,咱們使用的是小劑量,不是大劑量持續(xù)使用,產生的副作用小。
●如果有冠脈改變,為防止血栓形成,要一直小劑量,口服到冠脈改變消失,相比于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其防止血栓的作用更強,所以,也是必須使用的,風險是必須承擔的。
17.以后得經常來醫(yī)院復查嗎?
是的,這個隨診時間比較長。只要是診斷了川崎病,就得隨訪5年,如果出現(xiàn)了中度的冠脈擴張,那得終生隨訪啦。但也不要害怕,這個隨訪在1年后大多1年才一次,做個心臟超聲、心電圖而已,不會太麻煩。
以下為國內指南的隨訪標準,是根據(jù)疾病分級來隨訪的:
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分級表(國外分級和國內一樣,除了V級部分a,b,國外V級部分a,b)
隨訪表(其中斜體為國外標準-uptodate)
18.為什么得這個病?。?/strong>
現(xiàn)在認為,患病的孩子有基因易感性,然后感染了相關的病原體,機體產生了相應的免疫應答,表現(xiàn)出血管炎的臨床表現(xiàn)。以下是證據(jù):
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川崎病的發(fā)病機制中具有促進作用:
●川崎病在亞洲人和亞裔美國人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在高加索人、黑人中的發(fā)病率低。
●如果父母曾患川崎病,孩子發(fā)生川崎病的風險增加至2倍。
傳染性病因—流行病學提示川崎病是由一種傳染性病原體造成的疾?。?/p>
●季節(jié)性發(fā)?。憾竞拖募景l(fā)病率高。
●地域流行:疾病流行期間會出現(xiàn)地域性流行的趨勢。
●同胞發(fā)生川崎病的風險會增加,而且常發(fā)生在同胞發(fā)病后的一周之內。
●川崎病常見的發(fā)病年齡為6個月—5歲。這和大多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病年齡相同。原因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免疫力低,容易發(fā)生感染:6個月內有媽媽給的抗體保護著,之后這些抗體逐漸消失,免疫力低,到6歲左右免疫力才逐漸成熟。
免疫應答—準確的說,應該是相應的免疫反應,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現(xiàn)在具體是什么樣的反應還沒搞清楚啊。
●感染了同樣的病原,有的孩子表現(xiàn)出川崎病的癥狀,有的孩子可能僅僅由發(fā)熱或者沒有表現(xiàn),這和體內的免疫反應不同有關。
●川崎病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炎癥疾病,炎性細胞侵入血管組織導致血管損傷,尤其是冠狀動脈,可導致動脈瘤的形成。炎性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T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和/或巨噬細胞,這個反應屬于免疫反應。
19.什么時候考慮這個???
簡單來說,抗生素難以控制的發(fā)熱,伴有川崎病皮膚、粘膜表現(xiàn)的都要考慮該疾病,具體如下:
●發(fā)熱—川崎病最常見、必需的表現(xiàn)。體溫多維持在38.5℃以上持續(xù)5日,退熱藥效果不佳,抗生素無效。
●結膜炎—就是“紅眼病”,雙側非滲出性結膜炎,常在發(fā)熱出現(xiàn)后數(shù)日內開始,通常不累及角膜緣。
●黏膜炎—就是雙唇發(fā)紅和草莓舌,多隨診病程發(fā)展出現(xiàn),也可以不出現(xiàn)。草莓舌就是舌組織發(fā)炎,然后脫落的結果。
●皮疹—皮疹多在病程的頭幾日內開始出現(xiàn),通常表現(xiàn)為會陰部紅斑和皮膚脫屑,然后出現(xiàn)多形性紅斑:軀干和肢體的斑疹樣、麻疹樣或靶樣皮損,有些患兒卡介苗接種部位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或結痂。
●手足變化—病程的最后出現(xiàn)。手背部和足背部出現(xiàn)硬性水腫,手掌和足底出現(xiàn)彌漫性紅斑。再然后,恢復期的甲周出現(xiàn)的膜狀脫皮,指(趾)甲有橫溝(博氏線—就是指甲上的橫線)。
●淋巴結腫大—該表現(xiàn)不常見,一半的孩子沒有該表現(xiàn)。如果出現(xiàn)的話,通常為頸前淋巴結,單側多見。
如果孩子有發(fā)熱,伴有以上4項表現(xiàn),可以診斷川崎病,如果僅有3項,但是超聲提示冠脈擴張啦,也可以診斷。
●川崎病的其他表現(xiàn):與發(fā)熱程度不成比例的心動過速、奔馬律和心音模糊—心肌損傷導致。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的關節(jié)炎—炎癥導致。腹痛、腹瀉、激惹或嗜睡—全身炎癥,孩子不舒服導致。
20.孩子癥狀沒有這么多,怎么也診斷川崎病啦?
因為有種疾病叫做不完全性川崎病,什么意思呢,就是發(fā)熱滿5天啦,但是皮膚黏膜炎癥征象不足4條。這種情況在嬰兒和成人中多見,也會引起冠脈損傷,也需要進行心臟超聲檢查、并積極治療。
21.家里還有寶寶,這個病會傳染嗎?
目前雖然病原還沒有明確,但根據(jù)其流行病學特點,認為川崎病是一種傳染病,既然是傳染病,那還是有傳染性的,為什么這么說呢,數(shù)據(jù)為證:
●日本研究證明,同胞發(fā)生川崎病的風險會增加,而且常發(fā)生在源頭病例發(fā)病后的一周之內。
通過之上,可以認為該病可以傳染??墒沁@和普通意義上的傳染,例如麻疹等還是不同的,因為這個不是接觸后,感染了病原就一定會出現(xiàn)該病的。什么意思呢?川崎病不是想的就得的,即使病原進入體內啦,孩子可能一點事都沒有,得患兒的免疫系統(tǒng)對該病原做出了相應的反應才會出現(xiàn)的,而這個相應的反應到底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還不知道。
●對于大人來說,可能會把病原體傳給大人,但是大人不表現(xiàn)出川崎病的癥狀,哈,就認為大人不會傳染吧。
22.那怎么預防該病的發(fā)生呢?
該病目前考慮為感染性疾病,但是病原不清。所以,沒有特殊的防護方法,只要保證好孩子正常的生活、休息,避免感染就行啦,不需要特殊的預防。
23.孩子病了,我得注意些什么呢?
●孩子出現(xiàn)川崎病的癥狀,盡早去醫(yī)院治療,配合醫(yī)生治療。
●孩子診斷該病后,注意休息,2個月內不要有劇烈的運動,因為前2個月是冠脈損傷的發(fā)展期。
●住院治療完成,回家后要按醫(yī)囑服藥,不要擅自停藥,除此之外,按時復查。
●使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療后11個月不能接種活病毒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
●家里還有5歲以下的孩子,要和患病的孩子隔離開。
本品為非甾體抗炎藥。臨床可用于下列情況。 1、鎮(zhèn)痛、解熱:可緩解輕度或中度的疼痛,如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及月經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熱。本品僅能緩解癥狀,不能治療引起疼痛和發(fā)熱的病因,故需同時應用其他藥物對病因進行治療。 2、抗炎、抗風濕:為治療風濕熱的常用藥物,用藥后可解熱、使關節(jié)癥狀好轉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熱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治療和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并癥。 3、關節(jié)炎:除
健客價: ¥3本品為非甾體抗炎藥。臨床可用于下列情況。1. 鎮(zhèn)痛、解熱:可緩解輕度或中度的疼痛,如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及月經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熱。本品僅能緩解癥狀,不能治療引起疼痛和發(fā)熱的病因,故需同時應用其他藥物對病因進行治療。2. 抗炎、抗風濕:為治療風濕熱的常用藥物,用藥后可解熱、使關節(jié)癥狀好轉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熱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治療和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并癥。3.關節(jié)炎:除風
健客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