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異物是鼻腔外來的物體進入鼻腔,以兒童多見。玩耍時將小物體塞入鼻腔,或因嘔吐或進食時,噴嚏將食物從鼻咽部嗆入鼻腔。鼻腔外來物質(zhì)可分為下列三種類型:①非生物類如包糖紙、塑料塑料玩具、鈕扣、項鏈珠、玻璃珠、石塊、泥土等。②植物類如豆類、花生、果核等。③動物類如昆蟲、蛔蟲、蛆蟲、水蛭等。④外傷、爆炸或醫(yī)源性異物。
兒童鼻腔異物多有單側(cè)鼻腔流黏膿涕、涕中帶血和鼻塞癥狀,呼出氣有臭味。面部外傷性異物除有外傷表現(xiàn)外,隨異物大小、性質(zhì)、滯留時間和所在位置癥狀有所不同。動物性異物鼻內(nèi)多有蟲爬感,日久可有鼻竇炎。
鼻腔異物好發(fā)于幼兒,往往無法準確交待病史。對一側(cè)鼻阻塞,流臭膿帶血涕者應想到鼻腔異物可能,須作詳細的鼻腔檢查,以防漏診。
鼻腔異物的診斷主要依靠詳細的局部檢查?;紓?cè)鼻腔內(nèi)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或膿血性分泌物,鼻腔粘膜紅腫、糜爛,有滲血或有肉芽生長,用吸引器將分泌物吸凈后,可見異物,其表面常附著污穢膿液,惡臭味。如異物存留鼻腔時久,異物表現(xiàn)可有鈣鹽沉著,觸之粗糙質(zhì)硬,有時形成鼻石。如鼻內(nèi)有肉芽組織形成,須用探針輔助檢查。
治療方法:取出異物,如有感染時可予抗生素治療,必要時對癥處理,如鼻腔沖洗。
一般取出異物后,鼻腔炎癥消退,通氣良好。如未取出異物,鼻腔炎癥存在,仍有鼻塞。長期鼻腔異物可并發(fā)鼻中隔穿孔、下鼻甲壞死、鼻竇炎及鼻結石,小兒長期鼻腔異物除上述局部并發(fā)癥外,還可因慢性失血引起貧血和營養(yǎng)不良。
預防鼻腔異物,需要加強宣傳,使人們懂得鼻腔異物后果也可能很嚴重。重者可致鼻竇炎或視力障礙。教育小孩子不要把食物,玩物,瓜皮果殼塞入鼻腔,同時要防止精神不正常者,神志昏迷不清不清者把東西塞進鼻內(nèi)。不用稻田水,山溝水洗手擦臉,以免水蛭等爬進鼻腔吸附在鼻粘膜上。工作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杜絕爆炸等工傷事故發(fā)生。醫(yī)務人員尤其鼻科醫(yī)生對車禍、工傷、爆炸、跌倒、戰(zhàn)傷槍創(chuàng),清創(chuàng)時要認真仔細清查有無異物遺漏。對鼻出血,鼻手術后換藥,作鼻竇穿刺灌洗應核對填塞紗條,棉片,以免遺留鼻內(nèi),復查時應及時清除凝血塊,痂皮。對有外傷史,鼻部紅腫,疼痛者應予進一步檢查,包括X片或CT掃描,排除死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