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數(shù)個國內媒體轉發(fā)了一則消息,稱“香港大學宣布:新藥可清除艾滋病毒”。經(jīng)過社交媒體的快速傳播,該項研究成果在許多網(wǎng)友心目中已然是一款能夠預防和根治艾滋病的神藥。
如同之前癌癥被攻克和治愈了無數(shù)次一樣,這樣的結果恐怕又是一次不嚴謹新聞標題導致的誤讀。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項研究究竟說的啥。
“抗艾神藥”是個啥?
這項研究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y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教授牽頭,論文發(fā)表于知名醫(yī)學期刊《臨床研究雜志》(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介紹了一種能夠在人源化小鼠中清除HIV感染的中和抗體。
這項研究的主要突破是一款叫做BiIA-SG的雙特異性抗體,它能同時對T細胞和HIV病毒表面的關鍵靶點進行抑制,一方面是給免疫細胞穿上了金鐘罩,另一方面則是捆綁住了HIV病毒的雙手。
BiIA-SG能同時結合T細胞表面的CD4蛋白,以及HIV病毒表面的gp120蛋白,從兩個方向阻止HIV入侵。圖片來源:文獻[1]
在動物實驗中,這款雙特異性抗體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該論文指出,在小鼠模型里,這款創(chuàng)新抗體能夠中和用于測試的所有124種HIV病毒株??梢哉f,它對HIV的確有很好的預防與控制潛力。
注意,這里我們說的是“潛力”。為什么這么說呢?
有希望,但離神藥還很遠
一款新藥要上市,一般需要經(jīng)過多個階段。在動物模型中確認了安全性后,還要在人體內進行1期、2期、3期試驗。只有在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人群里確認新藥的安全性與療效,藥物審評機構才會批準它上市。這個過程大約平均需要10年。
而由香港大學帶來的這款抗體,盡管充滿潛力,但它畢竟還在動物模型階段,尚未在人體內進行驗證;而且在小鼠體內獲得成功之后,通常也還需要在猴子等靈長動物體內驗證其效果,再推進到人體。
事實上,香港大學的科學家們也深知這一點。在論文的摘要里,他們提到:“這些結果驗證了BiIA-SG的開發(fā)潛力,它有望成為一款生物醫(yī)學手段,來預防和治療HIV-1感染。”不幸的是,這些嚴謹?shù)拿枋鲈谏缃幻襟w的傳播下,就變成了一款能根治人類HIV感染的神藥。
但我們對這款抗體的潛力依舊表示看好。事實上,中國在抗HIV感染領域的研究水平并不低。今年3月,美國FDA剛剛批準的一款抗HIV療法Trogarzo就有著濃厚的中國背景。這也是10年來FDA批準的第一款具有創(chuàng)新機制的抗HIV新藥。
HIV感染有著重大的未竟醫(yī)療需求。香港大學的這項研究讓我們看到了一款創(chuàng)新藥的前景,這值得慶賀。但新藥研發(fā)并非一日之功,如果媒體報道不夠嚴謹,追求聳動標題,讓讀者產生錯誤理解,就有違新聞工作的初衷了。